第9章 火苗钻进破陶罐也能烧热一锅粥(3 / 3)
“这火……”
他指着那不起眼的破陶罐,“有点东西啊,老丈。”
老人咧嘴一笑,露出缺了几颗牙的嘴:“多亏了几个娃娃,前几天来修了灶,还给装了个啥……‘风嘴’,说是能省炭。
别看这罐子破,烧出来的水,一样滚烫!”
说着,老人爱惜地摩挲着罐壁,指尖划过一道极细的刻痕。
李承乾眼神一凝,凑近细看,只见那罐壁内侧,竟刻着一行极小的字:“沈六郎到此一燃。”
字迹稚嫩,却锋芒毕露。
“沈六郎……”
李承乾心中默念,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这名字,像一颗小火星,点燃了他心中更大的希望。
归程的马车上,李承乾一言不,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脑海中浮现出扬州城墙上的那幅涂鸦,以及那群孩子专注的眼神。
“殿下,可是润州之行有何不妥?”
裴行俭见太子殿下神色凝重,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承乾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回去就拟旨,废除炭工学堂的‘籍贯准入制’,再设‘游学匠生’名额千名,面向全国!”
“殿下英明!”
裴行俭虽然不明白殿下为何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但还是立刻应了下来。
而与此同时,远在海南的孤岛茅屋内,素袍女子站在礁石上,任凭海风吹拂着她的长。
她眺望着远方翻滚的海潮,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原来最亮的星,是从泥里长出来的……”
她从怀里掏出一方丝帕,轻轻擦拭着一枚小小的铜牌,那铜牌上,赫然也刻着“助燃员”
三个字。
随后将铜牌放入怀中,抬头看着布满繁星的夜空,喃喃自语:“这天下,终究是要变了”
。
“阿楚姑娘,下一批海盐的货单……”
贺兰楚将手中的账本递给来人,转身回屋,从床头拿起一方木盒,打开,里面静静的躺着一枚一模一样的“助燃员”
铜牌。
她轻轻抚摸着铜牌上的纹路,眼神温柔而坚定,关上木盒。
这时,一阵海风吹过,吹动了桌上一张写满算式的纸张,纸张一角,压着一根烧了一半的木炭。
“这风,倒是越来越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