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谁在夜里补锅没人知道名字(2 / 2)
润了。
赛后,薛仁贵向李承乾上书,请求设立“残匠安置所”
,收容那些身有残疾,却有一技之长的工匠,让他们能够安身立命,挥自己的才能。
他还自愿捐出自己一半的俸禄,用于安置所的建设。
李承乾看到薛仁贵的奏折,心中感慨万千。
他提笔批曰:“刀归鞘,人归业。
昔年追剿者,今成扶持人。”
诏令颁下当日,长安西市的数十家铁匠铺,自地联合起来,打出了“民铸·永燃”
的招牌,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为百姓铸造出温暖和希望。
数日后,柳奭家的厨房里,突然冒起了浓浓的黑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咳咳……着火了!
快来人啊!
着火了!”
柳府的家丁们惊慌失措地喊叫着。
数日后,柳奭家中厨房浓烟滚滚,呛得人几欲窒息。
家丁们慌乱尖叫,冲进厨房,却现是那老旧的土灶漏烟所致。
仆人们早已多次劝说柳奭更换新炉,无奈他固执己见,不肯采纳。
如今险些中毒,柳奭才被迫接受了“周式改良炉”
。
夜半时分,家中新炉火光清明,温暖如春,他忽然想起早年贬斥崔琰的种种言辞,心中不禁长叹一声,撕毁了那尚未呈递的弹劾草稿。
与此同时,在岭南海岸的礁石上,周哑子孤独地坐着,用炭条在石壁上刻下了一幅画:一人背负炉具,走向炊烟袅袅的村庄。
清晨涨潮,潮水渐渐淹没画面,只留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似万千灯火在跳动。
周哑子淡然一笑,站起身来,继续他的旅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