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火熄之后灰暖人间(2 / 2)
柳奭听后,冷笑着说道:“苏大人,你这是不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匠役之术,岂可类比经方?”
李承乾没有争辩,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不如我们来做个实验吧。”
他请太医院用“疫源追溯制”
的方法,追踪一批咳嗽病例,结果仅仅用了七天时间,就精准地锁定了污染源——竟然是洛阳某贵族府邸私自炼丹所致!
皇帝震怒,当即下令贬谪了三人。
“疫源追溯制”
也因此正式成为了定制。
长安城的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展,但是李承乾的心中,却始终有一块阴影挥之不去。
这天深夜,裴行俭突然求见。
“殿下,属下有要事禀报。”
裴行俭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说吧。”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头看着裴行俭。
“属下的人在海南抓到了一艘无主船只,在船舱底部现了一些《转轮圣王经》的残卷,墨迹未干,笔风酷似……武媚娘。”
裴行俭的声音越来越低。
李承乾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地问道:“你确定吗?”
“属下不敢妄言。”
裴行俭说道,“属下已经派了十二个人沿着南海诸岛搜寻,如果她真的要回来……我们该怎么办?”
李承乾站起身,走到御书房的屏风前,凝视着那幅万家灯火图。
“如果她还念苍生,就不会执经而来。”
李承乾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放舟,焚书,封线三日——让海风带走妄念。”
凛冬散去,长安的街头巷尾已然抽出了新绿的嫩芽。
第一批从炭工学堂里走出来的女匠们,也迎来了她们的毕业季。
崔琰,这位益州分队的“铁娘子”
,更是被一纸调令,直接“空降”
到了广州分院,担任教习一职。
临行前的那个晚上,崔琰特意跑了趟东市,打算添置些纸笔,毕竟为人师表,总不能两手空空。
“圣火符!
圣火符!
保佑家宅平安,圣火降祥瑞喽!”
就在她埋头挑选狼毫的时候,一个颤巍巍的声音传入耳中。
寻声望去,只见一个盲眼老妪,正佝偻着身子,沿街叫卖着所谓的“圣火符”
。
那些黄纸朱砂画成的符箓,在崔琰看来,简直就是封建迷信的“智商税”
。
但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上前斥责。
而是缓缓蹲下身子,轻声问道:“阿婆,您烧过蓝焰灶吗?”
老妪摇了摇头,一双浑浊的眼睛空洞无神。
“那我请您吃顿饭吧,用蓝焰炉。”
崔琰扶起老妪,带着她来到一家路边摊。
热气腾腾的暖锅端上来,蓝色的火焰在灶膛里欢快地跳动。
饭毕,老妪颤抖着手,轻轻抚摸着尚有余温的铁锅,喃喃自语:“这火……不呛人……比庙里香火还干净……”
第二天,东市街头,那些花花绿绿的“圣火符”
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略显稚嫩的手绘《共灶图》。
图上,一家人围坐在蓝焰灶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与此同时,远在儋州海岸,潮水缓缓退去,在沙滩上留下了一行浅浅的字迹:“我不渡人,火自渡人。”
长安城外,夕阳西下,魏征府邸却亮起了一盏昏黄的灯笼。
病榻上的老大人,脸色蜡黄,气若游丝,对着端来的御赐汤药摆了摆手:“老夫喝不惯这些金贵玩意儿,来碗粗茶就好。”
门外,匆匆赶来的李承乾正欲推门而入,却被府内老管家拦住,压低声音说道:“殿下,魏相公有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