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火熄之后灰暖人间(1 / 2)

加入书签

冬至大典的风波还未散去,贺兰楚这边又燃起了新的战火。

她盯着岭南十七州送来的炭料流通账目,那上面的数字简直比她精心打理的算盘珠子还圆润,圆润得让人想一脚踹翻。

“蓝焰炭耗为零?连续三个月?”

贺兰楚柳眉倒竖,这简直是把她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要知道,自从蓝焰炭推广以来,那可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谁家灶台要是少了这玩意儿,那日子都没法过了。

现在竟然有人上报说“零消耗”

,忽悠谁呢?

“有意思,真有意思。”

贺兰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决定亲自去会会这帮“数字艺术家”

她没打草惊蛇,更没急着上报,而是摇身一变成了个走南闯北的商队账房,带着一肚子问号和一脑子算盘珠子,悄悄潜入了那个“蓝焰炭零消耗”

的县城。

这一查,可真是让她开了眼界。

原来,这县令早就和那些被时代抛弃的旧炭商勾结在了一起,搞了个“影灶”

的地下产业链。

明面上,老百姓用着掺了泥巴的劣质炭,呛得眼泪鼻涕横流;暗地里,那些达官贵人们却烧着“影灶”

里产出的高级货,一边享受着温暖,一边嘲笑着百姓的愚昧。

“呸!

真是一群吸血鬼!”

贺兰楚啐了一口,她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欺上瞒下的勾当。

她没动用任何官方文书,毕竟,对付这帮人,得用点“非常规手段”

她连夜把搜集到的证据,包括那些“影灶”

的分布图、权贵的消费清单,甚至还有县令和小妾的“情书”

,全部抄录成册,然后匿名寄往了最近的火政监察哨。

而那个监察哨的负责人,正是从炭工学堂毕业的“铁娘子”

崔琰!

益州分队,最近崔琰可是忙得脚不沾地。

自从她接手火政监察工作以来,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炭料质量不达标、运输途中被偷换、甚至还有人恶意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这天,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件送到了她的案头。

“嗯?这是什么?”

崔琰好奇地打开信封,当她看到里面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我的地盘上搞这种鬼!”

崔琰怒火中烧,她立刻召集监察队员,准备给这帮蛀虫来个“突然袭击”

夜幕降临,月黑风高。

崔琰带领着一队精锐的监察队员,如同鬼魅般摸进了“影灶”

的所在地。

“不许动!

我们是火政监察队的!”

随着崔琰一声令下,监察队员们如同猛虎下山,瞬间控制了整个“影灶”

当场,他们截获了足足五百斤的含汞毒炭!

“这……这怎么可能?”

被抓的炭商们脸色惨白,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秘密竟然会被人现。

崔琰并没有急着把这些人交给飞骑军处理,而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召集了全县的里正和村老,把他们带到了“影灶”

的废墟前,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灶前审判大会”

“各位乡亲们,睁大你们的眼睛好好看看!”

崔琰指着那些毒炭,大声说道,“这些黑心商人为了赚钱,竟然用这种东西来毒害你们!

你们说,他们该不该死!”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毒炭的危害,崔琰还特意找来了几个因为烧毒炭而中毒的孩子,让他们当众咳出黑色的痰液。

“哇……”

看到这一幕,围观的百姓们顿时炸开了锅。

“我的天啊,原来我们一直烧的是这种毒东西!”

“怪不得我最近总是咳嗽,原来是这玩意儿害的!”

为了让大家彻底认清蓝焰炭和毒炭的区别,崔琰还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现场演示了两种炭燃烧时的烟色差异。

“大家看清楚了,蓝焰炭燃烧时火焰是蓝色的,而且几乎没有烟;而这种毒炭燃烧时火焰是黑色的,而且烟雾很大,闻起来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经过崔琰的讲解,百姓们终于明白了真相。

第二天,全县的百姓自地拆毁了家中三十多座土灶。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长安。

李承乾听后,并没有感到意外。

“民觉则法立,法立则官惧。”

他在批复的奏折上写下了这句话,并且命人将这个案例编入了《火政判例集》,作为警示后人的教材。

与此同时,苏敬也向李承乾递交了一份奏折。

“殿下,臣以为,应该设立‘疫源追溯制’,要求每批燃料都要标注产地、配比、检测人姓名,如同药方留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毒炭的出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