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休叹权谋若弈局,百年兴废本无常(3 / 4)

加入书签

是帝的人,咱们不能动。”

忠良一派(礼部侍郎林文、户部侍郎陈忠),林文对陈忠道:“萧栎这应对,既守了本分,又挫了石崇的锐气,好!”陈忠点头:“关键是他提了‘大同卫旧吏’,这是把石崇的旧账翻出来,玄夜卫肯定会报给陛下,石崇这次怕是要栽!”两人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只要石崇被打压,旧党就更难掀起风浪。

中立派(吏部侍郎张文、刑部侍郎刘景),张文盯着石崇的背影,对刘景道:“石崇太冒进,试探宗室也不看时机——陛下刚颁《宗室管理制度》草案,正护着萧栎,他这是撞枪口上。”刘景道:“咱们还是按规矩来,石崇的事别掺和,萧栎的事别议论,等陛下定调。”两人说完,便快步离开,怕被卷入是非。

这些反应,都被赵平记在密录簿的末尾——旁观官员的态度,是朝堂风向的重要信号,萧桓需要这些信息来调整后续布局。

石崇被萧栎戳中“大同卫旧吏”的旧事,脸色发白,却强装镇定:“殿下说笑了,镇刑司怎会派旧吏去大同卫?定是谣言!”说完,他便拱手:“殿下若无事,下官先去衙署了。”不等萧栎回应,便转身快步离开,袍角扫过青石板,带起细碎的尘粒,显露出内心的慌乱。

走到宫道拐角,刘达、吴安追上来:“大人,萧栎太嚣张了,竟敢提大同卫的事!”石崇停下脚步,压低声音:“慌什么!他没证据,不过是猜的!”话虽如此,他却下意识摸了摸袖中——那里藏着一封未送出的密信,是写给大同卫旧党的,让他们“暂缓制造事端”,如今被萧栎一提,他怕玄夜卫已盯上那边,便对吴安道:“你立刻去大同卫,让旧党先蛰伏,别再动!”吴安应声而去。

石崇又对刘达道:“你去查内务府老总管,看看他最近给萧栎送了什么‘礼仪册子’,若能找到‘私通’的证据,咱们还有机会!”刘达犹豫:“玄夜卫盯得紧,怕是不好查……”石崇瞪了他一眼:“怕什么!玄夜卫要管的事多着呢,只要你小心,定能查到!”刘达不敢再反驳,只能点头应下。

石崇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拳头攥得发白——他不甘心,若不能拉拢或构陷萧栎,旧党就没机会借宗室之力动摇帝权,可他没察觉,自己的每一步安排,都已被玄夜卫的探子看在眼里。

萧栎回到外邸,刚解下玉带,管家便迎上来:“郡王,玄夜卫周显大人派人送了封信,说‘近日府外或有异动,需多留意’。”萧栎接过信,拆开一看,只有“谨守,勿忧”四字,是周显的笔迹。他心中了然——这是萧桓通过周显传信,告知他“玄夜卫已监控石崇,无需担心”。

他坐在书房的案前,将玉扣放在案上,对着玉扣复盘方才的应对:“提谢大人、周显大人,是借帝之重臣为盾;引宗室礼制,是借规矩为甲;问大同卫旧吏,是借玄夜卫的密报为刃——还好没说错话。”他想起石崇提到的“镇刑司密信”,便对管家道:“你去内务府找老总管,问清楚‘成武年间的密信’是什么,若有相关记录,借来给我看看,切记要按规矩报备,不可私取。”管家应声而去。

萧栎又拿起《宗室管理制度》草案,翻到“宗室不得与特务机构私交”条款,在旁批注“需加‘镇刑司、诏狱署属吏不得私见宗室’”——他想将此次试探的教训,融入制度,从根本上杜绝类似的麻烦。

傍晚时分,管家回报:“老总管说,成武年间的密信是‘先帝陵寝祭祀的安排’,与郡王无关,已将副本送来,还说‘石崇近日查过这份密信,想来是想找茬’。”萧栎接过副本,仔细翻看,确认无误后,锁入密匣——他知道,石崇不会善罢甘休,自己必须更谨慎。

秦飞将赵平的监控记录整理成册,连同“石崇派吴安去大同卫、刘达查内务府”的后续动向,一并呈给周显。周显看完,即刻入宫,在御书房奏报萧桓:“陛下,石崇试探萧栎不成,又派吴安去大同卫令旧党蛰伏,刘达查内务府老总管,似欲寻‘私通’证据。”

萧桓正在批阅《边镇联防疏》,闻言放下笔,拿起监控记录,仔细看了萧栎应对的部分,嘴角露出一丝淡笑:“栎应对得好,既守了本分,又没激化矛盾。石崇倒是不死心,还想查内务府……”他顿了顿,对周显道:“传旨,令内务府将成武年间所有密信都送内阁存档,不准任何人私查——断了刘达的路。另外,令秦飞加强对大同卫旧党的监控,若吴安敢接触,即刻拿下。”

周显躬身应道:“臣遵旨!那石崇……要不要敲打一下?”萧桓摇头:“暂时不用。他现在跳得越欢,暴露的越多,等他凑齐‘证据’,咱们再一并处置,让旧党无话可说。”他拿起案上的玉扣(萧桓昨日留了一枚同款,与萧栎的成对),指尖摩挲着:“栎这边,你再派人传个话,让他安心,有朕在,没人能动他。”

周显退去后,萧桓将监控记录与《宗室管理制度》草案放在一起——此次试探,让他更确定“宗室需用制度保护,旧党需用证据清算”,这两件事,要同步推进。

次日早朝,萧桓果然下旨:“内务府成武年间密信,尽数送内阁存档,非诏不得私查;大同卫旧党余孽,着玄夜卫严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