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链成待赴金銮殿,要使奸邪胆魄无(2 / 5)

加入书签

的密报,你曾说藏于边镇旧部处——此密报需寻到原件,上面有赵将军的亲笔签名与大同卫的监印,可证德佑年间边镇确在牵制瓦剌,非‘坐视不救’。”李穆起身,甲片碰撞声清脆:“属下明日一早就动身去边镇旧营,那密报藏在营中佛龛夹层,当年赵将军战死前特意托付,属下便是拼了性命,也必取回。”

最后,谢渊看向陈默:“陈统领,德佑年间你带死士潜入漠北为太上皇送药,太上皇曾将随身玉佩折为两半,一半交你带回为信——那玉佩残片与死士的行踪记录,需从玄夜卫北司档案库取出。行踪记录需有每日的潜伏地点、接触人员,可证我们确有暗中营救之举。”陈默颔首:“玄夜卫北司虽有石崇旧部,然属下掌死士营时留有备份,藏于私宅地窖,明日便可取来,绝不让旧部察觉。”

谢渊取过墨锭,在砚台中研磨,墨汁晕开时,写下“证据清单”四字,随后逐一列出三人需取的证据名称、所属官署、关键特征:“此清单你等各持一份,按大吴官制流程行事——户部账册需经陈忠侍郎核验,大同密报需经岳谦都督同知佐证,玄夜卫记录需经张启主事勘验,每一步都不可少,如此方能让证据无懈可击。”三人接过清单,指尖抚过墨迹,心中皆明——这不仅是证据清单,更是他们破诬的生路,大吴的生路。

次日清晨,王瑾身着青布便服,携“复核边镇粮饷”的公文,来到户部衙署。户部档案库位于衙署后院,由库吏刘福掌钥——刘福是吏部尚书李嵩的远亲,素来依附石崇一党。见王瑾前来,刘福皮笑肉不笑地迎上来:“王大人,您这退休多年的老官,怎么突然来查德佑年间的旧账?按规矩,需有吏部或户部尚书的批文才行。”

王瑾早有准备,取出谢渊手书的便笺与兵部公文:“刘吏员,此乃兵部谢大人的手令,因边镇防务需复核德佑年间赎金支出,以防有疏漏影响今日军需,谢大人已与户部侍郎陈忠大人打过招呼,你可去通报陈大人。”刘福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却仍不肯让步:“陈大人今日去江南赈灾了,不在衙署。再说,没有李嵩大人的批文,就算有谢大人的手令,我也不敢擅自开库。”

王瑾心中冷笑——李嵩果然早有安排,欲借库吏之手阻拦。他沉声道:“刘吏员,按大吴《户部档案管理则例》,凡涉及边镇防务的档案调取,兵部与户部侍郎联署便可,无需吏部批文。你若执意阻拦,便是‘阻挠军务’,谢大人若奏请陛下,你担待得起?”刘福脸色微变,却仍嘴硬:“那也需等陈大人回来,我做不了主。”

正当僵持之际,陈忠的亲信吏员匆匆赶来,递上一封陈忠的亲笔信:“刘吏员,陈大人昨日离京前,已预料到此事,特留下此信,令你即刻配合王大人调取德佑年间赎金账册,若有延误,按‘抗命’论处。”刘福接过信,见上面有陈忠的私印,再不敢阻拦,悻悻地取来钥匙,打开档案库的门。

档案库内弥漫着霉味,书架上堆满泛黄的账册。王瑾按记忆找到德佑前三年的户部支出册,抽出其中一卷,只见账册首页写着“德佑前三年冬,拨太上皇赎金二十万两,由户部主事王瑾监发”,页,瓦剌使者的回执赫然在目,上面用漠北文字写着“已收赎金二十万两”,盖着瓦剌首领的青铜印鉴,印痕清晰可辨。王瑾小心将账册与回执收好,对刘福道:“按则例,需给我一份副本,由你签字画押。”刘福虽不情愿,却也只能照办——他知道,再阻拦,便是自寻死路。

同日清晨,李穆身着戎装,快马赶往京郊的大同边镇旧营。旧营由赵武将军的旧部周老卒驻守,周老卒当年随赵武战死沙场,断了一条腿,后便留在此处看守营盘。见李穆来,周老卒拄着拐杖迎上来:“李监军,您怎么来了?是有赵将军的消息了?”

李穆握住他的手,声音哽咽:“周老哥,今日来,是为取赵将军当年的密报——德佑前三年,赵将军写的‘大同兵虚粮尽’密报,你还记得藏在何处吗?如今谢大人遭人诬陷,需这份密报作证。”周老卒眼中闪过厉色:“是谁敢诬陷谢大人?当年若不是谢大人力主救援,我们大同守军早成了瓦剌的刀下鬼!密报藏在营中佛龛的夹层里,我这就去取。”

两人来到营中佛龛前,周老卒搬开佛龛,露出后面的墙砖,他敲了敲第三块砖,墙砖应声而开,里面藏着一个油布包。周老卒打开油布包,取出一卷泛黄的密报,递给李穆:“这便是当年的原件,赵将军写好后,怕被石迁的人截获,特意让我藏在这里,说‘将来若谢大人有需,便给他送去’。”

李穆接过密报,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德佑前三年冬,大同被围三月,粮草仅够三日,士兵冻饿者过半,瓦剌以太上皇为质,逼我军投降。臣赵武誓与大同共存亡,然需朝廷速派援兵,否则恐难支撑。”末尾是赵武的亲笔签名,

李穆刚将密报收好,营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是几名身着黑衣的人,自称是“镇刑司的人”,要“检查营中旧档”。周老卒怒喝:“这里是大同旧营,不是你们镇刑司撒野的地方!没有兵部的批文,休想进来!”李穆心知是石崇的人来抢密报,他将密报藏进甲片夹层,对周老卒道:“周老哥,你拦住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