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彪威暂假浑忘本,误认山林作己乡(4 / 4)
博弈,终要在君臣满堂的注视下,迎来最锋利的对决。而袖中密信的边角,正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抵着掌心的老茧,像在催促一场早已注定的血色终局。
卷尾语
《大吴通鉴?天德元年》载:“春,镇刑司副提督石崇谋构陷谢渊,令京营副统领周奎贿老卒作伪证,托户部侍郎陈忠迟发边镇粮草,欲以‘通敌挪用’罪劾之。事为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察知,密报帝。”史笔简括,却藏着石崇府中那一夜的阴狠算计——权力的欲望从来都是阴谋的催化剂,当石崇将个人权位凌驾于社稷安危之上,这场针对谢渊的构陷,便已注定是一场注定败露的闹剧。
石崇的谋算,看似环环相扣,实则处处透着破绽:篡改的旧档经不起玄夜卫的文勘核验,收买的老卒抵不过律法的威慑,刘焕、徐靖的勾结更是暴露了党羽的软肋。他错把萧桓的“隐忍”当“纵容”,错把谢渊的“沉稳”当“可欺”,更错把官官相护的利益联盟当“坚不可摧”——殊不知,萧桓既要用他稳定武将集团,更要借谢渊制衡权臣;谢渊手中的军器底册抄本、秦飞掌握的密探网络,早已为这场阴谋备好“反杀”的证据。
这场府衙秘谋,实则是新旧权力格局碰撞的缩影:石崇代表的旧党残余,试图用权术与暴力维持既得利益;谢渊代表的忠良势力,凭借律法与民心坚守执政根基;而萧桓则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借矛盾清除旧党,借忠良巩固皇权。当石崇的烛火照亮阴谋的字迹时,兵部衙署的烛火也正映照着谢渊核对账册的身影——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从来都在无声中展开。
正如谢渊日后对王直所言:“奸佞之谋,多败于急功近利。石崇只见权位之诱,不见民心之重;只知党羽之利,不知律法之威,其败可知矣。”石崇府中的那夜谋划,终究成了他身败名裂的开端,也成了大吴整顿吏治、清除旧党余孽的契机——权力可以逞一时之凶,却终究敌不过民心与律法的双重审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