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西市刃落首级悬,九门传示警豺狼(4 / 4)

加入书签

也被咱们擒了,日后再发现有通敌、包庇的官员,你们尽管去玄夜卫报信,朝廷定当严查,绝不姑息!”

周老汉挤到前面,对着谢渊躬身:“谢太保,我们信朝廷!信您!有您在,咱们京师就安稳了!”

谢渊点头,命衙役拿出陛下的圣旨,展开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石迁通敌谋叛,罪该万死,斩立决示众;凡被石迁诬陷的忠良,一律平反,恢复官爵,家属由户部按月发抚恤金,米五石、银十两;边军粮饷,命户部侍郎陈忠尽快调运,确保兵卒无饥寒之虞。钦此!”

圣旨读完,百姓们再次欢呼,有人跪地磕头,有人举着手里的农具呼喊。谢渊望着这一幕,心里清楚:今日斩石迁,不只是惩罚一个奸佞,更是向天下昭示,大吴的国法,对谁都一样——无论是从一品的提督,还是寻常的百姓,犯了法,就难逃制裁。夕阳渐渐西沉,将刑场的影子拉得很长,石迁伏诛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京师的大街小巷,成了大吴朝堂走向清明的第一步。

片尾

石迁伏诛后,萧桓召谢渊、李东阳、秦飞、李嵩入宫,议肃清旧党、完善制度之事。萧桓道:“石迁虽死,其党羽仍有潜藏,需乘胜追击,绝不能让他们死灰复燃。”谢渊奏请:“陛下,可设‘奸党清查司’(从四品),隶御史台,专司旧党余孽核查;修订《特务机构律》,规范镇刑司、玄夜卫职权,防专权。”萧桓准允,命李嵩牵头修订律法,秦飞主司清查。

此后月余,秦飞率玄夜卫清剿旧党余孽五十余人,李嵩修订《特务机构律》,明确“镇刑司隶兵部,玄夜卫隶帝,互不统属,互相监督”;陈忠调运边粮十万石,补充宣府卫、大同卫;马昂(正二品刑部尚书)为被石迁诬陷的忠良平反,恢复其官爵、抚恤家属。京师百姓闻之,自发于西市刑场立“诛奸安邦碑”,碑取青石,高丈二,额题“国法昭彰”,碑阳刻石迁罪状,碑阴列谢渊、秦飞等忠良名氏,旁刻“为官者当忠,为吏者当廉,为兵者当勇”十二字。

每至初一、十五,百姓皆来碑前祭拜,或燃香烛,或献花束,香火袅袅中,总能听见老人对孩童说:“当年石迁通敌,谢太保监刑斩了他,咱们才能过安稳日子——要记住,奸佞再凶,也敌不过国法,敌不过民心。”九门的守将换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会在石迁首级传示过的地方,给兵卒们讲这段历史,让他们知道:国法不可违,民心不可负。

卷尾

《大吴史?帝纪?德佑帝传》载:“迁伏诛,帝叹曰:‘非谢渊监刑,非秦飞侦逆,非百姓共愤,迁难伏诛。国法之威,在明在公;民心之向,在忠在正。’”

《玄夜卫档?诛奸录》补:“石迁案后,帝命将其罪证与‘张文案’‘徐靖案’并编为《镇刑司奸党录》,颁行天下,诫‘特务之权,当束以国法,若恃权作恶,虽高爵亦诛’。兵部将《特务机构律》推行九边,宣府卫、大同卫皆仿京师之制,设‘奸党清查哨’,边地遂无特务专权之祸。德佑末,时人谓‘石迁伏诛日,朝纲复振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