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奸徒欲毁安邦策,老将终留卫国声(3 / 4)
到了岳峰冰冷的手。他凑近细看,\"死守京师\"四字的笔画里,还嵌着细小的砖屑——那是钟楼墙砖的碎末,岳峰写的时候,必是忍着剧痛,把绢帛按在砖上写的。
\"周御史说伪造,\"萧桓的声音很轻,却让殿内瞬间安静,\"玄夜卫,把文勘报告念来。\"周显从殿外进来,捧着《文勘详录》,声音朗朗:\"启奏陛下,血书血迹经太医院验,含边地'止血草'成分,与岳将军殉难前医案所记'左臂裂伤,敷止血草'一致;笔迹比对岳将军德佑十二年《请补边粮疏》,'京'字竖笔末端的'回锋','守'字宝盖头的'斜折',完全相同;帛中细字所记'通州仓粮十万石',玄夜卫已查得,仓门铁锁仍为永熙朝旧锁,未启封,粮未霉变,乃镇刑司旧吏假注'霉变'以私用。\"
周明的脸瞬间惨白,突然跪地:\"陛下!臣...臣只是疑其真伪,非有意构陷!\"他的朝珠\"哗啦啦\"散在地上,却没人去扶——殿内官员都盯着血书,有人露出震惊,有人藏着心虚,还有人悄悄摸了摸袖中可能涉及私弊的文书。
秦飞突然上前一步,指着周明:\"周御史,你疑血书伪造,可你前日还在御史台说'岳峰通瓦剌,死有余辜'——今日见岳将军血书,又急着否认,是怕血书戳穿你的谎言?\"他的声音掷地有声,甲叶(他刚从兵部赶来,来不及卸甲)碰撞声在殿内格外清晰,\"玄夜卫擒获的镇刑司旧吏林文彦,供称'受同党所嘱,毁岳峰遗物',而林文彦的宅中,有你去年给陈彬的书信,写'若岳峰有遗墨,必除之',你还敢说只是'疑其真伪'?\"
周明的身子突然瘫软,嘴里喃喃:\"不是...不是我...是陈彬逼我的...\"秦飞没再理他,转身对着萧桓跪下:\"陛下!岳将军以死明志,留'死守京师'四字,臣愿以全家性命作保,署理京师防务,调通州仓粮补军食,遣兵守紫荆关、居庸关,若瓦剌踏近神京一步,臣提头来见!\"
萧桓看着血书上的指痕,想起岳峰殉难时的钟楼,想起独石口的百姓,突然将血书按在案上:\"秦侍郎,朕命你为京师总兵官,总领神京防务,兵部、玄夜卫、九门巡捕司皆听你调遣!通州仓粮,即刻启封运入京师,凡阻挠者,以通敌论处!\"
秦飞接旨时,指腹触到血书的残印,突然想起岳峰当年教他的\"城防策\":\"守京师,先守外围,外围固,则京师安\"。他抬头时,看见殿外的阳光透过雪雾照进来,落在血书上,\"死守京师\"四字仿佛活了过来,像岳峰在耳边说\"秦兄,守住\"。
周显押着周明出去时,周明突然回头喊:\"陛下!迁避是为社稷!秦飞守不住的!\"秦飞冷笑一声,对着他的背影说:\"岳将军守不住独石口?王二守不住粮囤?我秦飞,就守不住京师?\"这话像颗钉子,钉在殿内每个人心里——那些之前观望的官员,此刻纷纷出列,\"愿助秦大人守京师\"的声音,压过了周明的哀嚎。
萧桓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对秦飞说:\"血书朕留着,每日辰时,你到御书房来,咱们一起议防务。\"他的手指抚过血书的帛角,\"岳将军的话,不能白留。\"
秦飞出殿时,兵部主事李默迎上来,递给他一件棉甲:\"大人,天寒,您还穿着单甲。\"秦飞接过甲,突然想起岳峰的护心镜——那片残片还在玄夜卫的库房里,他回头望了望太和殿,\"李主事,你即刻去通州仓,带玄夜卫卒启封,粮车要插'吴'字旗,让百姓知道,咱们有粮守京师。\"
李默刚走,王三从人群里挤出来,左臂还缠着绷带,怀里捧着半块\"吴\"字砖:\"秦大人,小的从大同卫来,岳将军的血书...真能守住京师吗?\"秦飞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这孩子比自己的儿子还小,却已在边关见惯了生死,\"能,\"他的声音很肯定,\"岳将军的血书在,咱们的人心就在,人心齐,就守得住。\"
王三突然笑了,从怀里掏出一粒焦麦:\"这是狼山的麦,王二哥烧粮时溅的,小的带了一路,给大人当念想。\"秦飞接过麦,放在掌心,麦粒焦黑却仍透着股韧劲,像极了岳峰,像极了那些守边关的弟兄。
当日午后,秦飞的防务令传遍京师。玄夜卫卒分守九门,每门增兵五百,城墙上架起神机营的旧炮——那些炮是永熙朝造的,虽有些锈迹,却仍能发声;九门巡捕司沿街巡查,凡造谣\"京师必破\"者,一律押至钟楼示众,让他们看看岳峰殉难的地方;通州仓的粮车开始进城,插着\"吴\"字旗的马车,在雪地里排成长队,百姓纷纷出门围观,有个老妪端着热茶递给粮夫:\"辛苦你们,守住京师,咱们有粮吃。\"
秦飞在城墙上巡查时,看见工匠们正在修补垛口,砖缝里新填的泥土,混着大同卫带来的焦土——那是王三特意带来的,说\"让京师的墙,也沾沾岳将军的气\"。他摸着垛口的砖,突然想起岳峰血书里的细字:\"瓦剌善夜袭,当在城外设暗哨\",立刻命人去紫荆关、居庸关设十二处暗哨,每处配玄夜卫卒五人,带信号箭,遇敌即发。
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