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玉盏初擎味自清流年暗换鬓丝生(5 / 10)
,把粮价牌又往上提了提。
日头渐渐西斜,粮摊前的人越来越多,可大家都是空手而归——粮价太高,实在买不起。
一个老妇人抱着空米袋,坐在粮店门口哭:“我的孙儿还等着吃饭呢,这可怎么办啊……”
她的哭声引得不少人落泪,西市的空气里,满是绝望的气息。
巡街捕快李二郎背着腰刀,在坊巷里慢慢走着,心里却七上八下。
他刚接到上司的命令,让他盯着那些议论朝政的百姓,要是有“造谣惑众”
的,就抓去镇刑司。
可他知道,百姓们说的都是实话——刘焕克扣粮饷,李嵩安插亲信,石副提督构陷忠良,这些事在官场早就不是秘密了。
“李捕快,您来了!”
巷口卖杂货的王老板赶紧递上一支烟,脸上堆着笑,“刚有个外地商人说石副提督的坏话,我已经把他打走了,您放心。”
李二郎接过烟,点上吸了一口,叹了口气:“王老板,我也没办法,上面的命令,不能不遵。
昨天东街的张铁匠就因为说刘焕大人贪腐,被镇刑司的人抓走了,至今没放出来。”
王老板点点头,压低声音道:“我知道,镇刑司的密探最近到处都是,听说秦飞大人的玄夜卫也在查,可根本斗不过石副提督。
前几天秦飞大人想去诏狱提人,徐靖大人直接拒了,说‘没有陛下的手谕,谁也不能提’。”
李二郎皱起眉头:“陛下怎么不管管?谢尚书也不说话吗?”
王老板摇了摇头:“谢尚书现在被石副提督和李嵩大人盯着,自身难保,昨天在朝堂上还被参了一本,说他‘纵容下属乱说话’。”
正说着,巷口传来脚步声,是两个穿黑衣的镇刑司密探,腰间挎着刀,眼神凶狠地扫着周围。
李二郎赶紧低下头,假装巡查,心里却满是厌恶——这些人仗着石副提督的势力,在京城里为所欲为,抢东西、打人是常事,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李捕快,最近有没有现可疑人员?”
一个密探走到他面前,语气傲慢。
李二郎赶紧拱手:“回大人,没有,这一片的百姓都很安分。”
密探冷笑一声:“安分?我看未必。
刚才有人看见你跟王老板在这儿嘀咕,是不是在说什么不该说的?”
王老板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解释:“大人,我们就是在说粮价的事,没说别的!”
密探盯着王老板看了半天,才不屑地说:“最好是这样,要是让我们查出你们乱说话,有你们好果子吃!”
说完,带着另一个密探走了。
王老板擦着额头的汗,对李二郎道:“这些人真是太嚣张了,当年石迁在位时也没这么横!
谢尚书要是能扳倒他们就好了。”
李二郎叹了口气:“难啊!
石副提督手里有镇刑司的密探,徐靖大人的诏狱署也听他的,李嵩大人和刘焕大人又在朝堂上帮他说话,谢尚书就算有岳谦大人的京营兵,也不敢轻易动手——万一被安个‘谋反’的罪名,就完了。”
他想起昨天在兵部当差的表弟说,谢尚书最近在查军器局的旧档,想找出石副提督克扣军器的证据,可镇刑司的人把旧档都藏起来了,根本查不到。
巷子里的百姓见密探走了,才敢出来说话。
一个穿短打的汉子凑过来:“李捕快,您说谢尚书能赢吗?我儿子在宣府跟着岳谦大人打仗,要是军器再被克扣,怕是要出事啊!”
李二郎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谢尚书不是那种认输的人。
当年瓦剌围城,那么难都挺过来了,这次也一定能扳倒那些贪官!”
可他心里却没底,石副提督的势力太大了,官官相护的网也太密了。
这时,一个穿青布袍的书生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大家快看!
谢尚书的《请除奸佞疏》!
上面写着刘焕克扣粮饷、李嵩安插亲信、石副提督构陷忠良的罪证!”
百姓们赶紧围上去,书生大声念着疏文,每念一条,大家的情绪就激动一分。
“太好了!
谢尚书终于出手了!”
汉子兴奋地喊道。
可李二郎却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这封疏文要是递上去,石副提督肯定会反扑,朝堂上又要掀起一场风波。
他看着书生手里的疏文,心里默默祈祷:谢尚书,您可一定要保重啊,这大吴的百姓,还等着您救呢!
夕阳西下,坊巷里的灯笼次第亮起,可百姓们却没心思回家,都围着书生听他念疏文。
李二郎背着腰刀,慢慢走着,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心里暗暗誓:就算冒着被抓的风险,也要帮谢尚书一把——这京城的天,不能再让那些贪官遮着了。
报国寺的香火比往常旺了好几倍,大雄宝殿里挤满了上香的百姓,烟雾缭绕,呛得人直咳嗽。
张桂芬拿着香,跪在蒲团上,闭上眼睛默默祈祷:“菩萨保佑,保佑我表哥平安,保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