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玉盏初擎味自清流年暗换鬓丝生(6 / 10)
谢尚书没事,保佑京城别再乱了……”
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滴在蒲团上。
旁边一个老妇人也在祈祷,声音哽咽:“菩萨保佑我的孙儿,他在京营当差,可别被卷进官场的争斗里啊……当年他爹就是因为替谢尚书说话,被石迁抓了,至今没回来……”
老妇人的话引得周围的香客都落下了眼泪,不少人都有类似的遭遇——石迁当权时,多少人家因为说了句公道话就家破人亡。
一个穿青布裙的姑娘给菩萨磕了三个头,站起来对张桂芬道:“老板娘,您也在求平安啊?我娘说,谢尚书是忠臣,菩萨会保佑他的。”
张桂芬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希望吧。
可石副提督太狠了,李嵩大人和刘焕大人又帮着他,谢尚书一个人太难了。”
姑娘叹了口气:“我爹在工部当差,说周瑞大人最近在查军器质量,其实是想找谢尚书的麻烦——那些不合格的军器,都是张毅大人的侄子造的,周瑞大人却要栽赃给谢尚书的亲信。”
正说着,一个穿褐色短打的汉子走进来,他是退役的边军,手里拿着一尊佛像,虔诚地磕了头:“菩萨保佑岳谦大人,保佑宣府的边军能拿到军器和冬衣。
李嵩大人扣了七百杆鸟铳,王瑾大人的冬衣批文也迟迟不,这要是瓦剌打过来,边军只能拿刀拼啊!”
他的话引得不少边军家属的共鸣,大家都纷纷祈祷,希望谢尚书能尽快解决这事。
寺庙的住持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对大家道:“各位施主,心诚则灵。
谢尚书一生行善,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上天不会亏待他的。
那些贪官污吏,就算一时得意,也终会遭报应。”
住持的话给了大家一些安慰,可张桂芬心里还是没底——官官相护的报应,什么时候才来啊?
这时,一个穿青布袍的小吏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对大家道:“各位施主,谢尚书的疏文递上去了!
陛下让周铁大人和秦飞大人彻查刘焕、李嵩和石副提督的罪证!”
百姓们都兴奋地欢呼起来,张桂芬也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太好了!
终于有人管了!”
可小吏接下来的话却让大家的心又沉了下去:“可是石副提督和李嵩大人也递了疏文,参谢尚书‘通敌’,还找了几个老卒做伪证,说谢尚书当年挪用军器给瓦剌。
徐靖大人把那些老卒关在诏狱里,逼着他们画押,现在陛下也拿不定主意了。”
大家的欢呼声瞬间停了,大雄宝殿里又恢复了寂静,只有香火燃烧的“滋滋”
声。
老妇人捂着脸哭了:“这可怎么办啊?那些贪官太狠了,连伪证都敢做!
谢尚书会不会有事啊?”
汉子攥紧了拳头:“不行,我们得去宫门口请愿!
就算被抓,也要为谢尚书伸冤!”
他的话引得不少人响应,大家都纷纷表示要去请愿。
住持赶紧拦住他们:“施主们,不可冲动!
现在石副提督的人到处都是,你们去请愿,只会被抓进诏狱,反而帮了倒忙。
不如再等等,周铁大人和秦飞大人都是清官,他们一定会查出真相的。”
大家想想也是,只好作罢,可心里的焦虑却更重了。
夕阳西下,香客们陆续离开了寺庙,可手里的香却还没燃尽。
张桂芬望着皇城的方向,心里默默祈祷:周铁大人,秦飞大人,你们一定要快点查出真相啊,这京城的百姓,真的等不起了。
寺庙的钟声响起,悠远而沉重,像是在为这动荡的京城祈福。
城南的铁匠铺里,炉火熊熊,王铁匠正抡着大锤打铁,火星四溅。
他的儿子在宣府跟着岳谦大人打仗,昨天寄信回来,说军器不够用,不少士兵还在用生锈的刀枪,让他赶紧想办法送些兵器过去。
王铁匠心里着急,可又没办法——工部的军器采办被张毅大人的侄子垄断了,私人造兵器是犯法的。
“王铁匠,歇会儿吧,跟你说个事!”
隔壁的木匠老李走进来,擦了擦脸上的汗,“太上皇复位了,石副提督掌权了,你知道吗?”
王铁匠放下大锤,接过水碗喝了一口:“知道,我儿子的信里说了,石副提督的人在查德佑年的军器旧案,想栽赃给谢尚书。”
老李皱起眉头:“怎么又是旧案?当年石迁就是用假军器案构陷岳峰将军的,现在石副提督又来这一套!”
王铁匠叹了口气:“可不是嘛!
我儿子说,宣府现在缺七百杆鸟铳,李嵩大人的门生掌着军器局,说‘谢尚书没批文,不能’。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些鸟铳被李嵩大人私吞了,要么给了自己的私兵,要么卖给了瓦剌的探子。”
他的话刚落,一个穿褐色短打的驿卒走进来,手里拿着包裹:“王铁匠,你的包裹,从宣府寄来的。”
王铁匠赶紧接过包裹,拆开一看,是儿子的几件旧衣服,还有一张纸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