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玉盏初擎味自清流年暗换鬓丝生(4 / 10)
面记着跟户部的往来账目,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可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
这时,丈夫从外面回来,脸色更白了:“不好了,石副提督的人去查前几年的旧案了,说是要‘清算奸佞’,我听说当年替谢尚书说话的几个官员,都被镇刑司的人带走了。
咱们还是赶紧把跟户部的账册烧了,别被牵连进去!”
张桂芬没说话,颤抖着手拿起账册,眼泪掉在了“户部尚书刘焕”
的名字上——这些贪官,什么时候才能被除了啊!
窗外的日头渐渐西斜,绸缎庄的门早早关了。
张桂芬坐在账房里,看着烧账册的火苗,心里满是绝望。
她想起表哥临走前说的话“官官相护,百姓遭殃”
,现在才真正明白这话的意思。
皇城方向传来几声钟响,那是新君登基的钟声,可在她听来,却像是催命的丧钟。
西市的粮摊前挤满了人,赵老板的“福顺粮店”
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他站在柜台后,擦着额头的汗,心里却满是焦虑——昨天刘焕大人的亲信来找他,让他把粮价涨三成,还说“这是户部的意思,囤粮的大户已经打好招呼了”
,他知道,这又是刘焕和陈忠在操纵粮价,想趁机捞一笔。
“赵老板,怎么又涨价了?前几天还一百文一斗,今天就一百三了!”
一个穿短打的汉子挤到柜台前,手里攥着钱袋,脸色通红。
赵老板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这位客官,不是我想涨,是户部的粮道堵了,新粮运不过来。
您要是想买,赶紧的,过几天还得涨。”
他不敢说实话,怕被镇刑司的人听见——昨天隔壁粮店的王老板不肯涨价,就被安了个“囤积居奇”
的罪名,抓进诏狱了。
汉子咬了咬牙,把钱袋拍在柜台上:“给我来两斗!
家里快断粮了。”
赵老板刚要给他装粮,就被一个穿绸缎的管家推开了:“别挤!
我们家大人要十石,先给我们装!”
汉子急了:“凭什么啊?我们先来的!”
管家冷笑一声:“凭什么?就凭我们家大人是吏部的张大人,你有本事也去当官啊!”
周围的百姓都怒了,可看着管家身后的几个家丁,没人敢说话。
赵老板赶紧打圆场:“都有都有,别抢,我这还有粮。”
他一边给管家装粮,一边在心里骂:李嵩大人的门生就是嚣张,仗着官威欺压百姓,刘焕大人还帮着他们囤粮,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时,一个穿褐色短打的货郎挤进来,他刚从城外回来,肩上还挑着货担:“赵老板,城外的粮价才八十文一斗,你这儿怎么涨这么多?是不是有人在操纵粮价?”
货郎的话刚落,周围的百姓都炸开了锅,纷纷质问赵老板。
赵老板脸色白,赶紧使了个眼色,示意货郎别说了。
可货郎却不依不饶:“我昨天在城外粮站看见,陈忠大人的人把新粮都拉走了,说是‘调给边军’,可边军的粮饷不是早就了吗?肯定是他们把粮拉去囤着,等着涨价!”
他的话戳中了要害,周围的百姓都想起了去年山东大旱,刘焕大人克扣赈灾粮的事,群情激愤。
“大家别激动!”
赵老板赶紧喊道,“我也是没办法,要是不涨价,镇刑司的人就要抓我!”
他掀开柜台后的帘子,露出里面的账本,上面记着“户部陈大人令,粮价每斗涨三十文”
,还有陈忠的私印。
“你们看,这是陈大人的命令,我要是不听,就得跟王老板一样进诏狱!”
百姓们看着账本,都沉默了。
一个老农蹲在地上,捂着脸哭了:“这日子怎么过啊?去年的粮税还没交清,今年粮价又涨了,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谢尚书呢?他怎么不管管?”
提到谢渊,周围的百姓都想起了他当年私放军粮赈灾的事,眼神里满是期盼。
“谢尚书也管不了啊!”
一个穿青布袍的小吏挤进来,他是户部的,看不惯刘焕的所作所为,偷偷跟大家说,“谢尚书昨天在朝堂上参了刘焕大人,说他‘操纵粮价,盘剥百姓’,可李嵩大人和石副提督都帮着刘焕说话,说谢尚书‘造谣惑众,动摇民心’,陛下也没表态。
现在刘焕大人更嚣张了,说要查谢尚书的‘渎职罪’!”
小吏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大家的希望。
货郎叹了口气:“官官相护,真是没天理了。
我这就去玄夜卫告状,就不信没人管他们!”
可刚走几步,就被两个穿黑衣的人拦住了,是镇刑司的密探:“站住!
谁让你乱说话的?跟我们去镇刑司一趟!”
货郎挣扎着:“我要去告状!
你们不能抓我!”
可还是被强行拖走了,周围的百姓都吓得不敢出声。
赵老板看着货郎的背影,叹了口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