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一抔忠骨换升平钟楼残照泣英魂(3 / 5)
刻他才懂,谢渊不是畏缩——那些藏在暗处的内鬼,比明处的北元兵更难缠。
边军甲胄上的伤痕,原是早就见识过这些阴私的刀光。
戌时的风带了凉意,玄夜卫百户周显的玄衣沾着夜露,将密诏递过来时,铜符在火把下泛着冷光。
“张禄已查实通敌,着即擒杀。”
萧桓的字迹力透纸背,末尾的朱印红得紫——周显低声道:“陛下咬破手指按的印。”
蒋贵指尖抚过那抹红,突然想起岳峰血书上的颜色,心口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
帐外的争吵声突然炸开,蒋贵掀帘而出,正看见京营千户刘钊被谢渊的亲卫按在地上。
“凭什么听边军调遣?”
刘钊的银甲沾了泥,仍梗着脖子喊,“他们说不定早就通敌了!”
蒋贵认得他腰间的玉佩——那是魏王赏的,他兄长在镇刑司当差,李谟案里革职未捕,此刻就藏在京营后队的辎重车里。
“把刘钊绑了!”
蒋贵突然喝道,马坤愣在原地,火把的光映出他眼里的错愕。
蒋贵却盯着密诏上的“擒杀”
二字,喉间涌上腥甜——再犹豫,他就要步李谟的后尘,成为那些被焚烧的尸体里的一具了。
亲卫捆刘钊时,蒋贵转身望向内城,箭楼的火光映在他眼里,像团烧得正烈的火,终于烧去了些什么。
夜渐深时,谢渊的身影出现在帐外。
他的边军甲胄上还沾着白日的血,与蒋贵崭新的铠甲在月光下形成两道截然不同的剪影。
蒋贵将秘道图递过去,指尖与对方的碰在一处,谢渊甲胄上的旧伤硌得他指腹麻,像触到了些比军功更沉的东西。
十四日寅时,秘道突袭。
谢渊亲率边军从五号秘道潜入,玄夜卫周显带缇骑随后,专搜内鬼。
地道里弥漫着霉味,每隔三丈就有个刻着"
镇刑司制"
的砖缝,是当年修暗道时留的了望口。
"
这里有血迹!
"
周显突然停住,砖缝里卡着半片吴兵铠甲,甲叶内侧刻着"
阳和口"
三字——是岳峰旧部的标记。
谢渊的指腹抚过血迹,突然想起岳峰血书里的话:"
秘道守军每月受镇刑司银五两"
,心口像被巨石压住。
前方传来厮杀声,北元兵果然在秘道中段设了埋伏。
谢渊挥刀劈开迎面而来的长矛,瞥见敌阵里有个穿吴兵服饰的人,腰间挂着镇刑司的虎头牌——正是张禄。
辰时,内城激战。
谢渊的边军从秘道杀出,与京营形成夹击。
十字街口的钟楼已被北元兵改造成堡垒,楼檐下挂满吴兵尸体。
周显指着最高处那具尸体,甲胄上的"
岳"
字被箭射得稀烂,却仍保持着挺立的姿势。
"
烧了钟楼!
"
蒋贵喊道。
火箭腾空而起,却被谢渊拦住:"
里面还有账册!
"
他翻身下马,举盾冲向钟楼,边军士兵见状纷纷跟上,用身体搭成肉梯。
蒋贵望着他们的背影,突然拔出佩刀:"
京营的弟兄,不能让边军比下去!
"
午时,钟楼光复。
谢渊在第三块砖缝里摸到个油布包,里面是完整的账册,最后一页记着"
八月十三,张禄引北元守秘道,得银千两"
。
墨迹未干,与张禄尸身上搜出的银票数目分毫不差。
周显突然在尸堆里现个活口,是镇刑司的文书,怀里揣着给城外的密信:"
蒋贵军中有刘钊为应,可待三更劫粮。
"
谢渊看向蒋贵,见他脸色煞白,正悄悄给马坤使眼色——想趁乱杀了那文书。
未时,粮道遇袭。
刘钊的余党果然在三更勾结北元兵劫粮,却被蒋贵提前设伏。
厮杀中,蒋贵亲手斩了刘钊,血溅在他的甲胄上,与张禄的血混在一起。
他突然对谢渊道:"
剩下的内鬼,你我同查。
"
两人在粮车下现个暗格,里面藏着魏王给刘钊的密函:"
事成后,保你镇刑司掌印。
"
谢渊将密函递给周显:"
呈给陛下——这才是真正的攻城锤。
"
十五日卯时,晨雾还裹着血腥味,北元左贤王的驼队已撞开西城门的缺口。
谢渊提刀拦截时,一支透甲锥呼啸着穿透晨光,箭头的倒钩深深扎进左肩,带出的血肉上还挂着撕碎的甲片。
他闷哼着挥刀劈开后续的箭雨,看见那箭杆上刻着朵极小的狼头——与岳峰账册里"
镇刑司特制箭簇"
的图样分毫不差。
蒋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