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台河市《新兴区》(4 / 7)

加入书签

应该的。”她多次被评为“七台河市优秀社区志愿者”,成为新兴区社区服务的典范。

四、必游景点:工业记忆与自然休闲的交织

新兴区虽不是传统旅游热门区域,但拥有一批独具特色的景点,涵盖工业遗址、文化场馆、自然景观,适合游客深入了解城区的历史与生活。

(一)煤矿文化陈列馆(老矿工俱乐部)

煤矿文化陈列馆位于新建街道,前身是1962年建成的“老矿工俱乐部”,2015年改造为陈列馆,总面积800平方米,是新兴区展示煤矿文化的核心场所。陈列馆保留了原俱乐部的建筑外观,苏式风格的屋顶、红色砖墙,充满年代感;内部分为“煤矿勘探”“井下作业”“矿工生活”“产业转型”四个展区,通过实物、图片、模型、模拟场景等方式,展现新兴区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

“煤矿勘探”展区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的勘探工具,如地质锤、罗盘、勘探地图等,讲述了七台河煤炭资源被发现的过程;“井下作业”展区是陈列馆的亮点,复原了早期井下作业场景,游客可穿上矿工服、戴上矿灯,走进模拟巷道,看到矿工使用过的镐、锹、矿车,感受井下工作环境,还能通过多媒体设备观看矿工作业视频;“矿工生活”展区展示了矿工的生活用品,如搪瓷缸、劳保服、家属楼模型等,反映了早期矿工的生活状况;“产业转型”展区则介绍了新兴区近年来在煤炭深加工、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成果,展示城区转型发展的方向。

陈列馆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免费对公众参观,馆内还配有专职讲解员,定期为游客讲述煤矿历史与矿工故事。每逢节假日,陈列馆会组织“小小讲解员”活动,邀请当地学生参与讲解,让青少年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工业历史,传承煤矿精神。这里不仅是游客了解新兴区的重要窗口,也是本地居民追忆过往、凝聚情感的场所,常有退休矿工带着家人前来,指着展品讲述当年的工作经历。

(二)缸窑沟老矿井遗址

缸窑沟老矿井遗址位于缸窑沟街道,是新兴区现存最早的煤矿遗址之一,始建于1959年,曾是七台河煤矿早期重要的生产矿井,2008年因资源枯竭关闭,如今已成为工业历史纪念地。遗址核心区域保留了完整的井架、矿车轨道、绞车房等设施,井架高约20米,虽历经数十年风雨,钢结构仍保持完好,锈迹斑斑的表面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旁边的矿车轨道延伸至远处,几节老式矿车停放在轨道上,车身印着“七煤集团”的字样,还原了当年煤炭运输的场景。

遗址旁设有简易的展示牌,用文字和老照片介绍了矿井的建设历程、开采规模、历史贡献,以及矿工们的工作场景。每到周末,会有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老旧的井架与周边的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展现城市发展变迁的独特背景。对于新兴区居民而言,这里不仅是一处遗址,更是城区工业起源的见证,不少在该矿井工作过的矿工,会定期来此散步,回忆当年采矿的日子。

(三)新城公园

新城公园位于新城街道,是新兴区规模较大的城市休闲公园,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12年建成开放,如今已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健身、娱乐的主要场所。公园整体依地势修建,分为休闲广场、健身区、绿化区三个部分,布局简洁实用,充满生活气息。

休闲广场位于公园中心,地面铺设平整的地砖,周围种植着柳树、杨树,夏季绿树成荫,每天清晨和傍晚,会有居民在此跳广场舞、打太极,孩子们则在广场上追逐嬉戏;健身区分布在广场周边,配备了漫步机、单杠、扭腰器等健身器材,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使用,常有老年人在此锻炼,互相交流养生经验;绿化区种植了丁香、榆叶梅、连翘等花卉灌木,春季花开时,公园内满是花香,吸引不少居民前来赏花、拍照。

公园内还设有一条环形步道,长约1.5公里,路面铺设塑胶,适合散步、慢跑,步道旁设有休息长椅,方便居民随时休息。此外,公园定期举办小型活动,如春季的“赏花节”、夏季的“露天电影放映”、秋季的“广场舞比赛”,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充满热闹的烟火气息。

(四)红旗镇农耕文化体验园

红旗镇农耕文化体验园位于红旗镇政府附近,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依托当地农业资源打造的休闲体验场所,旨在展示农耕文化,让游客感受农村生活。体验园分为农田体验区、农具展示区、农家美食区三个部分,适合家庭游客、亲子群体前来游玩。

农田体验区划分出小块农田,种植着玉米、大豆、蔬菜等农作物,游客可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参与播种、除草、采摘等农事活动,亲身感受农耕的乐趣,尤其适合城市里的孩子,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农具展示区陈列着犁、耙、锄头、镰刀等传统农具,以及上世纪的拖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旁边配有文字说明,介绍各种农具的用途与发展历程,游客可近距离观察,甚至亲手触摸,感受农业生产工具的变迁;农家美食区设有简易的餐饮设施,提供玉米粥、贴饼子、农家炖菜等传统美食,食材多来自体验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