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晋城市《高平市》(5 / 7)

加入书签

年,街道上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元宵节也是高平人非常重视的节日。这一天,吃元宵是传统习俗,高平的元宵有甜、咸两种口味,甜元宵馅料多为黑芝麻、花生、白糖等,香甜可口;咸元宵则以肉馅为主,味道鲜美。除了吃元宵,元宵节的民俗活动也精彩纷呈。舞龙舞狮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舞龙者手持龙身,动作矫健,龙在他们的舞动下活灵活现;舞狮者则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或跳跃、或翻滚,憨态可掬,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此外,还有跑旱船、踩高跷等表演。跑旱船的演员们坐在装饰华丽的“船”中,模拟船在水中行进的姿态,步伐轻盈;踩高跷的表演者们踩着高高的木跷,做出各种惊险有趣的动作,让人惊叹不已。元宵节期间,高平的大街小巷还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有动物造型的,有人物造型的,还有各种花卉造型的,夜晚时分,花灯齐放,流光溢彩,宛如一片灯的海洋。同时,还会举办猜灯谜活动,人们聚集在挂满谜题的花灯下,绞尽脑汁思索答案,猜对者能获得精美的小礼品,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高平的婚俗也颇具特色。传统的婚礼流程较为繁琐,一般要经过提亲、定亲、纳彩、迎亲等多个环节。提亲时,男方会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媒,如果双方都有意向,便进入定亲环节,双方家长会商议彩礼、婚期等事宜,并交换庚帖。纳彩时,男方要向女方送去彩礼和礼物,表达诚意。迎亲当天,新郎会带领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队伍中一般有鼓乐队、花轿等。到达女方家后,要经过一系列仪式,如拜别父母、哭嫁等,新娘才会坐上花轿随新郎返回。回到男方家后,新人要进行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等仪式,然后进入洞房。婚礼当天,男方家会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场面热闹非凡。

在民间技艺方面,高平绣活远近闻名。高平绣活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绣品题材广泛,包括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图案等。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绸缎、布料上精心绣制,绣出的作品栩栩如生,色彩鲜艳,针法细腻。高平绣活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可用于制作枕头、鞋垫、门帘等生活用品,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精美的手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高平剪纸也是当地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剪纸艺人仅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就能创作出各种生动形象的作品,其风格粗犷豪放,线条简洁明快,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剪纸内容多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美好愿望,如喜庆的“囍”字、可爱的小动物、丰收的场景等,在节日或喜庆场合,人们常常用剪纸来装饰房屋,增添欢乐气氛。

高平鼓书是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表演者手持鼓板,边敲边唱,唱腔独特,曲调丰富。鼓书的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通过说唱的形式将故事娓娓道来,深受当地百姓喜爱。过去,高平鼓书艺人常常走街串巷进行表演,如今,在一些文化活动和民俗节日中,依然能看到高平鼓书的精彩演出。九莲灯是高平特有的民间舞蹈,表演时,舞者手持莲花灯,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动作轻盈优美,队形变化多样。莲花灯在舞者手中闪烁,宛如繁星点点,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五、特色美食

高平的特色美食独具风味,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气息。烧豆腐是高平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长平之战时期。相传,白起坑杀赵卒后,当地百姓为了泄愤,将豆腐比作白起肉,用火烧煮。烧豆腐的制作工艺独特,先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使其外皮酥脆,内部嫩滑;然后加入葱、姜、蒜、辣椒、花椒等调料,再倒入适量的汤汁进行烧制,让豆腐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烧好的豆腐色泽红亮,口感外酥里嫩,味道香辣可口,既可作为餐桌上的主菜,也可当作休闲时的小吃。如今,烧豆腐已成为高平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招待外地游客的必备佳肴。

高平大黄梨久负盛名,不仅是美味的水果,还能制作成多种美食。大黄梨果实硕大,皮薄肉厚,汁多味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润肺止咳、清热降火等功效。鲜食大黄梨,口感清脆,香甜多汁;将大黄梨制作成黄梨汁,清爽可口,是消暑解渴的佳品;而黄梨膏则是采用传统工艺,将大黄梨经过长时间熬制而成,口感醇厚,甜而不腻,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是养生滋补的良方。此外,用大黄梨制作的梨脯、梨罐头等食品也深受人们喜爱。

高平十大碗是高平传统宴席上的经典菜品组合。这十大碗包括水白肉、核桃肉、水白肉、小酥肉、肠子汤、豆腐汤、芥末粉皮汤、天鹅蛋、软米饭、扁豆汤等。每一碗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风味。水白肉选用新鲜的猪肉,经过煮制、切片等工序,肉质鲜嫩,肥而不腻;核桃肉以猪肉和核桃为主要原料,将猪肉剁碎后加入核桃碎等调料,制成丸子状,再进行炸制和烧制,口感外酥里嫩,核桃的香味与肉香相互融合;小酥肉则是将猪肉切成条,裹上面糊后炸至金黄,外焦里嫩,香气扑鼻。高平十大碗荤素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口味多样,体现了高平独特的饮食文化。

高平拉面是当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