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晋城市《高平市》(4 / 7)

加入书签

,共同缅怀炎帝的丰功伟绩。祭祀仪式庄重而隆重,包含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三鞠躬礼等环节,现场鼓乐齐鸣,香烟袅袅,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游客漫步其中,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还能在周边的文化长廊了解炎帝文化的深远影响。

(二)长平之战遗址

长平之战遗址范围广阔,主要分布在高平市永禄乡一带。这里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大规模交战的古战场,见证了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如今,遗址内仍保留着众多历史遗迹,如尸骨坑、营垒遗址等。永禄尸骨坑是遗址的核心部分,坑内层层叠叠的尸骨让人触目惊心,无声诉说着当年战争的惨烈。长平之战纪念馆就坐落于此,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图片和史料,通过沙盘模型、多媒体展示等形式,生动还原了长平之战的全过程。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遗址周边的地形地貌也颇具特色,沟壑纵横,山峦起伏,仿佛还能让人感受到当年金戈铁马的气息。

(三)开化寺

开化寺位于高平市陈区镇王村舍利山腰,是一座佛教古刹,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年间,历经宋、金、元、明、清各代修葺。寺内的大雄宝殿为宋代建筑,殿宇巍峨,斗拱雄健,建筑结构严谨科学。最为珍贵的是大雄宝殿内的壁画,这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宋代壁画,总面积达88.2平方米。壁画内容丰富,以佛教经变故事为主,同时融入了大量的世俗生活场景,如市井商贸、农耕劳作、婚丧嫁娶等,堪称宋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线条流畅细腻,色彩虽历经千年仍鲜艳夺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寺内还保存有宋代的佛坛、佛像,以及历代的碑刻、经幢等文物,每一处都值得游客细细品味。

(四)定林寺

定林寺位于高平市区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坐北向南,前后共有四进院落。该寺创建于北魏时期,后经唐、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扩建。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等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雷音殿为元代建筑,殿内梁架结构简洁合理,斗拱硕大,具有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三佛殿内供奉着三尊佛像,佛像造型端庄,神态慈祥。七佛殿为明代建筑,殿内的木雕、石雕工艺精湛,尤其是佛龛上的木雕装饰,刀法细腻,图案精美。寺内还有一株千年古柏,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见证了定林寺的沧桑变迁。定林寺周边景色秀丽,青山环绕,绿树成荫,寺前有小溪潺潺流过,环境清幽宜人,是游客感受佛教文化、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五)二仙宫

二仙宫位于高平市米山镇西北的大粮山之麓,是为祭祀乐氏二仙女而建的道教宫观,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宫创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主要为金代遗构。宫前有台阶数十级,拾级而上,便来到宫门。宫门上方悬有匾额,字体苍劲有力。进入宫门,依次为前殿、中殿、后殿。中殿是二仙宫的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殿内采用减柱造,扩大了内部空间。殿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的塑像,塑像面容清秀,姿态优雅,服饰华丽,展现了古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殿内的梁架结构精巧,斗拱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二仙宫的墙壁上还保存着部分壁画,壁画内容以道教故事为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为研究古代道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六)羊头山遗址

羊头山遗址位于高平市神农镇北的羊头山,是距今约2.6万年至1.4万年间的旧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同时也是与炎帝文化紧密相关的重要遗址。这里山峰突兀,顶部状如羊头,故而得名。山上留存有大量与炎帝活动相关的遗迹,如神农城遗址、炎帝高庙、炎帝陵等。神农城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代聚落遗址,城墙、房屋基址等遗迹清晰可见,通过这些遗迹,人们可以想象出当时先民们的生活场景。炎帝高庙始建年代久远,庙内供奉着炎帝神像,每逢节日,当地百姓都会前来祭祀。羊头山还是一处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山间植被茂密,树木郁郁葱葱,四季景色各异。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红叶满山,冬季银装素裹,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考古爱好者前来探索。

四、民俗风情

高平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深深植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传统之中。在传统节日方面,春节是高平最为隆重的节日。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忙碌起来,打扫房屋、置办年货、准备各种传统美食。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人们会在灶王爷像前摆放糖瓜等供品,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当天,贴春联、挂灯笼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平的春联多为手写,内容充满吉祥寓意;灯笼样式多样,有传统的圆形红灯笼,也有造型别致的宫灯。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如红烧肉、炸丸子、炖排骨等,大家边吃边聊,共享天伦之乐。饭后,全家人会一起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亲访友相互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