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2章 万道衣(3 / 5)

加入书签

就像这天地间的道,总得留几分余地。”

说罢往绳结上系了颗佛珠,珠子滚落到田里,立刻长出丛“缠丝禾”

,稻穗像串打了结的线,结里裹着饱满的米。

苏糖霜的太初剑被悟道风一吹,剑身上浮现出缠丝禾的纹路,剑柄处的阴阳鱼图案转得愈轻快。

有个练剑总爱“剑走偏锋”

的修士看得入迷,突然收剑入鞘:“原来剑不光要快,还要会绕——就像这缠丝禾,弯着弯着,反而结得更实。”

说罢在田埂上练起新剑招,剑影不再直来直去,倒像稻穗般有了柔劲,引得道念鸟跟着剑影飞,翅膀划出的弧线竟和剑招重合。

孙悟空的面馆新蒸了“缠丝禾馒头”

,馒头上的褶子像极了缠丝禾的穗,咬一口能拉出长长的糖丝。

有个绣娘来买馒头,见了这褶子突然拍手:“原来绣线绕的花,和稻穗结的褶,是一个理!”

她当即从绣篮里取出丝线,在道味台上绣了朵缠丝禾,针脚里渗进些馒头的热气,丝线竟慢慢变成了稻穗的金,引得食客们都围过来看。

合道树顶的万道果里,光海开始泛起涟漪,里面的生灵之道像缠丝禾的穗般绕在一起——亚麻绳的韧缠着佛珠的圆,剑招的柔裹着稻穗的弯,连绣娘的丝线,都染上了馒头的暖。

李煜杰望着这纠缠的光,忽然明白所谓“余地”

,原是给彼此留的缠绕处,就像缠丝禾的结,看着是绕,实则是让每粒米都挨得更近,互相借力,长得更实。

阿福的儿子追着那只学剑招的道念鸟跑,腕上的稻穗手链和缠丝禾的穗子产生了共鸣,出细碎的光。

他跑过绣娘的绣品时,小脚丫沾了点金线,踩在地上竟画出串歪歪扭扭的穗子,道念鸟落在穗子尽头,用喙啄出个“缠”

字,字里立刻钻出颗新种,往土里钻时还在扭动,像在学缠丝禾的绕。

风带着馒头的香、绣线的暖,还有缠丝禾的韧,掠过万道园。

合道树的叶子沙沙地唱,调子缠缠绵绵的,像在说:绕着吧,缠着吧,就像稻穗结的褶,绣娘绕的线,看着复杂,其实是把心都系在一处,让日子更结实,让故事更绵长。

而绵长的故事里,缠丝禾的穗还在慢慢结,学剑的修士还在慢慢悟,阿福的儿子踩着金线画的穗子,跑得更欢了——他知道,前面还有新的田埂,新的生灵,等着他用小脚丫,印下更多带着甜香的脚印,让这缠绕的道,走得更远,长得更茂。

那金线画的穗子刚在地上凝实,就引来群“田鼠道灵”

——这些小家伙皮毛是稻穗的金,尾巴卷着灵脉的光,专爱往有新道痕的地方钻。

它们围着阿福儿子的脚印打转转,有只胆大的竟叼起他掉落的颗乳牙,往缠丝禾根下埋,埋完还对着天空吱吱叫,像是在宣告新现。

绣娘见了这光景,灵机一动,取来丝线绣了只叼着稻穗的田鼠,绣布往道味台上一铺,先前修士写的“剑要绕”

和算师题的“数要活”

突然活了过来,字里的笔画像田鼠尾巴般缠在一起,竟织出幅“百道缠春图”

有个织锦的匠人路过,看了图突然拍腿:“原来云锦的经纬,和这道念的缠法,是一个理!”

说罢从锦囊中取出根金线,往图上一添,金线立刻化作条灵脉,顺着合道树的根须钻进土里,引得新播的种都往这边凑。

苏糖霜的太初剑这时正悬在缠丝禾上方,剑影与穗子的缠纹交织,映在地上像张光网。

有个总爱钻牛角尖的儒修站在网里,盯着光影看了半晌,突然叹道:“以前总觉得‘中庸’是妥协,如今才懂,是像这缠丝禾般,刚里有柔,柔里有刚。”

他摘下腰间的玉佩,往光网里一丢,玉佩化作株“文心禾”

,稻穗弯成笔的形状,结的米竟带着墨香。

孙悟空的面馆新熬了“田鼠灵粥”

,用的是田鼠道灵藏在石缝里的陈米,熬出来的粥面上浮着层米油,会随着食客的道念变幻形状——剑修看是剑穗,丹修看是丹丸,连那儒修看时,竟浮起个“和”

字。

“这粥成精咯!”

孙悟空用勺子敲着锅沿笑,话音刚落,合道树的枝桠突然垂下根光藤,藤上结着串“道念果”

,果子里裹着田鼠的吱叫、绣线的嗡鸣,还有儒修的读书声。

阿福的儿子追着田鼠道灵跑到文心禾旁,小手摸着稻穗般的笔杆,突然抓起支掉在地上的毛笔,蘸着田里的泥水往合道树干上画。

画得歪歪扭扭,倒像串连在一起的穗子,田鼠道灵们见了,纷纷叼来各色灵草当颜料,让画儿添了几分青红紫绿,引得道念鸟都飞来唱:“画不圆,心圆;道不直,情直。”

合道树顶的万道果里,光海的涟漪缠得更密了,田鼠的灵、绣线的巧、文心的墨,都在里面融成团暖光。

李煜杰望着光团,忽然明白所谓“缠”

,从不是束缚,而是像田鼠藏粮、绣娘配线般,把零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