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棋局内外的攻守道(1 / 5)
编程大赛夺冠的余温,像一层暖色的光晕,持续笼罩着林家。那张象征着“面试优先卡”的证书被顾无双细心过塑,连同编程一等奖的奖状一起,并排贴在客厅墙上最醒目的位置。它们不仅仅是荣誉,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宣告着这个家曾经坚不可摧的“唯分数论”堡垒,已经被撬开了一道缝隙。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松弛感。连林大年饭后踱步到客厅,目光扫过那面墙时,那惯常的严肃线条也会柔和些许,鼻腔里发出的那声“嗯”,尾音也似乎拉长了一点,带着一种审慎的、尚未完全认同但已无法忽视的考量。
一日晚饭后,碗筷刚撤下,茶香还未完全氤氲开。林小圈正要去书房,林大年却罕见地没有立刻起身回他的“领地”(书房或卧室),而是用指关节不轻不重地敲了敲茶几上那副许久未动的木质棋盘,发出“叩叩”的沉闷声响。
“圈圈,”他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你那个围棋……现在,到底是什么水平了?”
问题来得有些突兀,林小圈动作一顿,转过身,心里快速权衡着。他谨慎地回答:“爷爷,现在是业余四段。”
“四段……”林大年沉吟着,像是在脑海里换算这个段位的价值,与他所熟悉的“年级排名”、“考试分数”进行对标。他抬眼,目光扫过旁边的顾无双,“我前些天,听隔壁老陈头提了一嘴,说他孙子在的那个什么实验中学,搞科技特长生,围棋……好像五段也能算是个‘重要参考’?”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将“重要参考”四个字咬得略显生硬,仿佛在引用一个他并不完全理解的专有名词。
顾无双心领神会,放下手中的抹布,语气平和得像在讨论今天的天气:“是的,爸。五段是业余棋手的一个关键门槛,含金量很高。如果圈圈能拿到,面试时绝对是亮眼的加分项,不比一些学科竞赛的省级奖项分量轻。”她巧妙地将“五段”与“省级奖项”类比,这是林大年能理解并看重的坐标系。
一直沉默旁观的林大强,此刻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若是从前,听到父亲将儿子的兴趣与“升学有用”直接挂钩,他内心要么是烦躁于这种功利化的解读,要么是焦虑于随之而来的压力。但此刻,编程大赛的经历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尚未完全平息。他亲眼看到儿子在压力下如何坚持,又如何最终赢得认可。那种由内而外迸发出的光芒,比他任何一次考试得满分都更令人触动。他隐隐觉得,有些路,堵不如疏,尤其是当儿子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在那些他曾认为是“岔路”的方向上,走出令人瞩目的名堂。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足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五段……难吗?”他问出了一个出乎意料务实的问题,目光直接落在林小圈脸上。
林小圈看向父亲,从他眼中没有看到惯常的审视或压力,而是一种纯粹的询问。他心头微松,认真地点点头,语气坦诚:“难。爸,四段到五段是个大门槛。感觉像……像从会解难题,到了需要自己创造解题方法的阶段。需要更系统的训练,特别是官子……”他微微蹙眉,寻找着准确的表述,“就是最后争夺地盘边角的阶段,计算要非常精细,差一目半目就可能输掉整盘棋。我这里,还差很多火候。”
他没有抱怨,没有畏难,只有对自身水平的清晰认知和对更高境界的纯粹渴望。这种态度,让林大强心中微微一动。他“嗯”了一声,不再说话,只是伸手从棋盒里拈起一颗光滑微凉的黑子,在指尖无意识地反复摩挲着,仿佛在掂量儿子话语中的分量。
当晚,网络“影子导师”如期上线。
林小圈刚登录上常用的围棋对弈平台,那个熟悉的、枝叶繁茂的古树头像(OldTree)就跳动起来。
OldTree:【目标,五段?】
林小圈:【老师你怎么知道?(瞪大眼睛的表情) 感觉被你看透了……是啊,感觉前面立着一堵高墙,最近下棋,经常是前面不落下风,一到官子就被一点点磨死,特别憋屈。】
OldTree:【官子如理财,亦如治军。一分一毫,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