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三行代码,一座堡垒(1 / 4)
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在林家客厅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饭桌上的气氛,却因林大年接完一个电话后,变得有些异样。
“刚才你表叔来电话。”林大年放下手机,脸上带着一种罕见的、混合着兴奋与笃定的神情,“他家小子,你们知道的,当年高考就是靠物理竞赛拿了名次,硬生生加了50分,才一脚踏进了北华的门槛!”
他目光扫过全家人,最后灼灼地落在林小圈身上,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叩:“这说明什么?走竞赛、拿奖项,就是升学的快车道,是硬通货!” 他随即看向顾无双,“无双,你上次提的那个编程比赛,拿了奖,真的能让实验中学面试降分?”
顾无双放下筷子,从容地点点头:“是的,爸。我打听过了,如果拿到全市一等奖,能获得一张‘面试优先卡’,相当于面试分数线可以降低十几二十分。”
“这就对了!”林大年仿佛找到了通往胜利的密码,语气斩钉截铁,“圈圈,听见没?这就是你们小学阶段的‘竞赛加分’!这个编程,以前我觉得是不务正业,现在看来,是战略方向!你必须给我拿下这张‘优先卡’!”
林小圈嘴里还含着饭,被爷爷这突如其来的“战略重视”搞得有点懵,心里却没有多少喜悦,反而沉甸甸的。他感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突然被套上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林大强一如既往地沉默着,只是“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父亲的指令。但他的眉头皱一下,目光快速掠过儿子有些无措的脸。
唯有顾无双,神情依旧温和,她给儿子夹了一筷子菜,柔声道:“圈圈对编程是有兴趣,也有点天赋。但这种事急不来,得循序渐进。”
第一次尝试:初露锋芒与压力降临
市小学生创意编程大赛的消息正式公布。第一次参赛,林小圈完全是凭着直觉和兴趣在摸索。他捣鼓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虽然bug不少,逻辑也稚嫩,但其中一闪而过的创意火花,还是让他意外地捧回了一个三等奖的奖状。
“呵,三等奖?”林大年拿着那张奖状,翻来覆去地看,眼神里是审视,而非欣赏,“说明有门儿!但还不够,离‘优先卡’差得远!下次必须冲一等奖!”
林大强看到奖状,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至少没空手而归。但父亲的期望像一道指令,让他立刻进入了“备战”状态。他找到儿子,语气是惯常的、缺乏温度的“督促”:“既然有天赋,就更要努力。从今天起,每天做完作业,再加练半小时编程,我会检查进度。”
林小圈捧着那张三等奖的奖状,原本的一点小开心,瞬间被这两座大山压得粉碎。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低下了头。
晚上,顾无双来到儿子房间,看着他把奖状小心地收进抽屉,轻声问:“圈圈,得了奖不开心吗?”
林小圈闷闷地说:“妈妈,编程好像变得不好玩了。”
顾无双心疼地搂住他:“妈妈知道。但你要记住,你做这件事,首先是因为你喜欢。别人的期望是别人的事,别让它压垮了你自己的喜欢。”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时空的“林小强”,正以7岁孩童的身体,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知道,风暴才刚刚开始。他注册了一个匿名的编程论坛账号,取了个看似老气横秋的名字“OldTree”。在一个林小圈发布求助帖的下方,他留下了第一条评论,用符合年龄的、略显笨拙却一针见血的语气,指出了代码中的一个逻辑漏洞。
林小圈看到回复,眼睛一亮,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灯塔。
第二次尝试前:至暗时刻与“影子导师”
为了第二次比赛,林小圈投入了更多精力。不可避免地,他最近一次语文单元考的成绩单上,出现了一个刺眼的“B”。
这张试卷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伤了林家平静的表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