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背刺(2 / 5)
;“你先回去。”她的声音冷得像冰,不带一丝感情,目光锐利地扫过林小圈,不再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
林小圈倔强地站在原地,直到孙老师低下头开始批改作业,彻底无视他的存在,他才像一只斗败了小公鸡,耷拉着脑袋,一步一步挪出了办公室。躲在门外的林小强看着他失魂落魄的背影,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太熟悉这种感觉了——那种呐喊无人听见,抗争无人响应的孤独与无力。
第二天语文课,上课铃响过,孙老师踩着铃声走上讲台。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打开课本,而是用她那平静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缓缓扫过全班每一个同学的脸。教室里鸦雀无声,连最调皮的学生都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
“同学们,”她开口了,声音清晰地传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昨天,林小圈同学在办公室,对我提出了四点意见,认为我对待同学不公平。”
她刻意顿了顿,目光最后如同实质般落在林小圈身上,那目光里有审视,有警告,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现在,”她一字一顿地说,“认为老师存在这些不公平情况的同学,请举手。”
空气瞬间凝固了。
孩子们面面相觑,在孙老师那平静却如同巨石般压下的注视下,一个个像被掐住了脖子,迅速低下头。有的假装整理文具,有的紧紧盯着课本,仿佛那上面突然长出了花。那些曾经在厕所、在操场、在放学路上,私下里抱怨过老师偏心的同学,此刻更是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团,藏进课桌洞里,连呼吸都放轻了。教室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操场上体育课的口哨声,以及彼此紧张的心跳声。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林小圈挺直了背,像一株倔强的小草,迎接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复杂各异的目光。他的脸颊开始发烫,但他强迫自己抬起头,看着前方。
终于,在教室的角落,张小强——这个拥有百年灵魂的七岁孩童,内心经历着剧烈的挣扎。他知道举手的后果,但他更无法忍受让年幼的儿子独自承受这份全班的孤立。他迟疑地,几乎是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将右手从课桌上抬起了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高度,肘关节甚至没有完全离开桌面。这个动作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死寂的教室里,却像一面孤独的旗帜。
然而,除了他,再没有第二只手举起。
那片期待的森林,没有出现,只有他这一棵微弱的小草,在无形的压力下艰难地维持着姿态。
孙老师的目光在张小强的手上停留了半秒,眼神微冷,随即移开。她的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不是一个笑容,而是一种掌控全局的、冰冷的满意。
“看来,”她的语气依旧听不出喜怒,但“看法”二字却被她咬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微妙的、定性的重量,“只有两位同学和老师有同样的‘看法’。”
这句话像是一道赦令,紧绷的空气瞬间松弛,却又弥漫开另一种更令人难堪的尴尬。
下课铃像是救赎般响起。
孙老师刚宣布下课,拿起教案准备离开,林小圈就“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小脸因为激动、委屈和一种被背叛的愤怒涨得通红,像要滴出血来。他猛地转向那几个刚刚在课堂上深深低下头的同学,声音因为情绪激动而有些尖利:
“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举手?”他指着其中平时抱怨最多的一个男生,“王涛!你明明昨天还跟我说孙老师偏心,只让李华当领操员!还有你,李静!你说老师从来不点你回答问题!”
他直言不讳的指责,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划破了那层虚伪的平静。那几个被点名的同学愣了一下,脸上迅速浮现出被当众戳穿的恼羞成怒。
“谁……谁说了!你别瞎说!”王涛梗着脖子反驳,眼神却闪烁不定。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