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流火戈壁与沙海蜃楼(2 / 2)
他眼前发黑,几乎要栽倒在地时,忽然听到了一阵极其微弱的、若有若无的流水声。
声音来自一个不起眼的、被两块巨大红色岩石夹着的狭窄缝隙。缝隙深处,似乎有凉意透出。
有水!
刘臻心中狂喜,用尽最后力气挤进缝隙。缝隙初极窄,仅容侧身,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竟是一个小小的、被山体环抱的隐秘山谷。
山谷内温度明显低于外界,甚至有些阴凉。谷底中央,果然有一线细细的溪流从岩缝中渗出,在红色的岩石上冲刷出一道深色的水痕,汇入一个小小的、不过丈许见方的水潭中。潭水清澈,却隐隐泛着一丝淡淡的赤色,不知是矿物质还是反射了山色。
顾不上许多,刘臻扑到潭边,先是小心翼翼地用手捧起水,尝了尝。水质有些涩口,带着明显的硫磺味,但确实是活水,应该无毒。他再也忍不住,将头埋入水中,大口大口地痛饮起来。
冰凉的泉水滑过喉咙,滋润着干涸的身体,难以言喻的舒爽感传遍四肢百骸。他足足喝了好几分钟,才感觉那股要命的焦渴稍稍缓解。
喝饱之后,他瘫坐在潭边,剧烈喘息,感受着生命力一点点回到体内。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劲来,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山谷。
山谷不大,植被稀疏,只有一些极其耐旱的、叶片肥厚的红色怪草生长在岩石缝隙中。溪流旁的湿润处,生长着几簇颜色深紫、形态妖异的蘑菇。整个山谷静悄悄的,除了流水声,再无其他声响。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水潭对面那片相对平整的红色岩壁时,瞳孔骤然收缩。
只见那岩壁之上,赫然刻着一些图案和符号!那些符号的风格,与黑石山脉圣泉石窟中的石肤族图腾,以及父亲笔记中某些古老的标注,极其相似!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已经模糊不清,但基本轮廓尚可辨认。
图案描绘的似乎是某种祭祀场景,中心是一个发光的物体,周围是跪拜的人形。而在图案旁边,还有几个更加抽象的符号,其中一个,正是由同心圆和放射状线条组成的、中心有眼状图案的标记与父亲私人印记和圣泉石窟中的符号一模一样。
父亲来过这里,他一定在此地有过重要发现。
刘臻心中激动,连忙走近岩壁,仔细辨认。在那些符号的下方,还有几行更加细小的、几乎被苔藓覆盖的刻痕。他用手拂去苔藓,勉强认出那是父亲的字迹!是用利器刻上去的,字迹潦草,似乎是在匆忙或虚弱状态下所留:
“龙脊之东,三日程,有赤谷,谷中有潭,潭下有窍,通地火,亦藏玄机。石之共鸣,源于地脉,感于此地尤甚。然邪气已侵,封印松动,窥探者众,迟则生变。吾力有未逮,憾甚。后来者若至,慎之,速之。”
信息明确!父亲指出了具体地点(这个山谷),说明共鸣之石与地脉有关,在此地感应更强,但也警告邪气(很可能是“蛇瞳”或其力量)已经侵入,封印松动,有其他人(窥探者)在寻找,必须尽快行动!而他本人当年因为某种原因(力有未逮)未能成功,留下遗憾。
“潭下有窍,通地火,亦藏玄机。”刘臻的目光投向那泛着赤色的水潭。玄机就在潭水之下?
他不再犹豫,深吸一口气,脱下外袍和装备,只留短裤和“山魄刃”,一步步走入潭中。潭水不深,仅及胸口,却异常冰冷,与外界的高温形成鲜明对比。他潜下水,睁开眼,水下视线模糊,潭水泛红。他摸索着潭底,很快发现靠近岩壁的一侧,有一个黑黝黝的、可供一人通过的洞口,冰冷的泉水正从洞中涌出。
就是这里。
他浮出水面,换了口气,将“山魄刃”咬在口中,再次潜入,毫不犹豫地钻入了那个水下洞口。洞口初段狭窄,但很快变得开阔,似乎通向一条幽深的水下通道。
黑暗、冰冷、水流推动着身体。刘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父亲未竟之路,由我继续!共鸣之石,一定要找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