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佛堂秘辛!柳姨娘的供词(1 / 3)
第二十二章佛堂秘辛!柳姨娘的供词(第1/2页)
镇国公府西跨院的佛堂藏在两株老银杏间,初冬寒风卷着枯叶,在朱红门扉上敲出细碎声响。堂内檀香混着陈旧霉味,供桌上的观音像蒙了层薄灰,烛台里的蜡油凝成深黄硬块——自林氏过世后,柳姨娘虽以“为夫人祈福”为由搬来此处,却只在初一十五才肯露面燃一炷香,余下时日,只让丫鬟潦草打扫。
苏清鸢踏过青石小径时,素白宫装外罩了件月白披风,腰间“护国县主”的羊脂玉佩随步履轻晃,是陛下亲赐的信物。晚翠提着食盒跟在身后,盒里除了温好的姜茶,还放着只雕兰草纹的紫檀木匣——那是林氏的陪嫁,里面藏着她生前常用的银簪与几封未寄出的家书。
“小姐,柳姨娘这几日连饭都少出屋吃,方才送饭的丫鬟说,她昨夜对着佛龛哭了半宿,还骂您‘踩着太子上位,要断她活路’。”晚翠压低声音,指尖攥得发白,“张妈已在院外候着了,您吩咐的事,老奴都跟她说清了。”
苏清鸢抬手推开佛堂木门,“吱呀”声划破寂静。她目光扫过屋内,见柳姨娘正坐在蒲团上捻佛珠,灰布僧衣衬得她面色蜡黄,头发用支素银簪挽着,脸上薄施脂粉,乍看竟有几分悲悯模样,只是捻珠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绳线。
“姐姐今日怎么有空来佛堂?”柳姨娘闻声转身,嘴角牵起浅淡笑意,眼底却无半分暖意,“莫不是刚从大理寺领了恩典,来给观音娘娘还愿?”
苏清鸢走到供桌前,指尖轻轻拂过观音像上的薄灰,声音平静得不起波澜:“我是来为母亲求个真相的。柳姨娘在此住了五年,日日对着母亲供奉的佛龛,夜里合眼时,就没想起过她临终前咳着血问‘为何’的模样?”
柳姨娘握着佛珠的手猛地一顿,随即又装作无事般松开,起身给苏清鸢倒了杯凉茶,杯沿还沾着点茶渍:“姐姐这话诛心了。当年夫人病逝,我也哭红了眼,这五年来日日诵经,就是想为她积点功德。若姐姐是怀疑我……”
“我不是怀疑,是有证据。”苏清鸢打断她的话,示意晚翠打开紫檀木匣,取出一支并蒂莲银簪——簪杆内侧刻着个“柳”字,靠近簪头的地方,有道细如发丝的裂痕,“这是母亲生前最爱的簪子,她临终前让张妈藏在枕下,说‘若我走得蹊跷,就拿这支簪子去查柳氏’。母亲素来待你宽厚,连你弟弟的束脩都是她亲自安排,你为何要在她怀二弟时,借走这支簪子?”
柳姨娘的脸色瞬间白了三分,眼神躲闪着不敢碰那支簪子,声音也发了颤:“这……这是夫人当年赏我的,许是她病糊涂了记错了……”
“记错?”苏清鸢将银簪凑到烛火下,裂痕处隐约能看见淡褐色痕迹,“张妈说,你归还簪子时,母亲刚查出有孕,次日就说头晕恶心。后来太医诊脉,说她体内有‘落胎草’的余毒——这支簪子的裂痕里,藏的就是当年的药渣,你还要抵赖吗?”
这话如重锤砸在柳姨娘心上,她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得供桌轻晃,烛火险些熄灭。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看着苏清鸢的眼睛——那双与林氏如出一辙的清澈眼眸里,此刻盛着冰冷的审视,将她的伪装层层剥开。
“传张妈。”苏清鸢对着门外轻唤,不多时,头发花白的张妈提着裙摆走进来,一见到柳姨娘,先是瑟缩了一下,随即“扑通”跪在苏清鸢面前,老泪纵横:“小姐,老奴当年不敢说,是怕柳姨娘害了您啊!当年夫人怀二公子时,柳姨娘日日来送补汤,可夫人喝了没几日,就说肚子疼得厉害。后来老奴偷偷把汤倒在花丛里,竟毒死了半丛月季!”
张妈说着,从怀中取出个绣着兰草的帕子,层层展开后,里面是一小包褐色粉末:“这是当年从补汤里滤出的药渣,老奴藏在箱底五年,就盼着有今日!夫人滑胎后身子弱,柳姨娘又说要送‘安神汤’,老奴在门外看着,她亲手把一碗黑褐色的药灌进夫人嘴里,夫人喝完没半个时辰,就咽气了!”
柳姨娘的脸色彻底没了血色,她瘫坐在蒲团上,佛珠散落在地,滚到苏清鸢脚边。她看着那包药渣,又看着张妈通红的眼睛,嘴唇哆嗦着,终于撑不住防线,声音带着哭腔:“是……是我做的!可我也是被逼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