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5 / 7)

加入书签

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

    妄号之喻: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

    噬脐之喻: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好,这以下佛陀讲出三种譬喻,来呵责这种膨胀自我的人。说你这个大妄语就像用这个干粪,这个本质是干粪,你本质是个凡夫,结果你把它捏造成圣人的形状,就是干粪捏造成檀香的形状,但事实上是没有香气的。你说你是圣人,其实你还是个凡夫,这个圣人是不能捏造的。所以比丘应该直心,你是什么阶位就是什么阶位,不能有任何的虚假,尤其是神通过人之法,绝对是不能捏造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你这个世间人自称自己是帝王,都得诛灭九族啊,何况是法王呢?你说你是法王,你扰乱了凡圣的次序,扰乱了众生得度的因缘,这个过失你承担不起。这不是诛灭九族而已,众生本来都应该很多很多要成就的,被你一扰乱,他今生就空过了。

    第三个,你自己因地不真。你用这种攀缘心来膨胀自我,你自己的结果也不好,“求佛菩提,如噬脐人”,就像你一个人,你用牙齿去咬肚子一样,不可能成就,你的因地是虚妄的,是攀缘的,得不到真实的功德。

    好,我们看能断必成。佛陀告诉我们一定要直心,它的后果会是功德的。我们往下看。

    能断必成: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一个人必须直心,你要很真实地面对自己,你是什么样的定位,就是什么定位。这样子你才有办法去成就三昧,远离这种过失。“我印是人,成就无上菩提。”因为你的因地真实,果报才会真实。

    好,我们看总结,判决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前面的说法是佛陀的正知正见,违背这个说法的是魔王的邪知邪见。

    所以这个远离四种过失,其实这四种过失——杀盗婬妄,诸位!我们会发觉跟一般的五戒十善的说法可能会不太一样,尤其是这个“偷”,这个“盗戒”,这块不太一样,因为它完全是站在一个修行人容易出的差错这个角度来安立的。

    好,我们看乙三,最后的功德。

    假设我们能够成就三种善根,远离四种过失,成功地用愿力取代业力,那么我们将会在今生跟来生成就五种功德,我们把它念一遍。

    乙三、成就佛种。

    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

    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

    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

    你能够成功地把向外攀缘的心,安住在向内的愿力,第一个,“一者十方佛,悯念常守护。”因为你的心已经顺从十方诸佛,所以你很容易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因为你已经走在诸佛的跑道当中。

    诸位!我们要知道,佛陀加持不加持我们,关键在我们自己本身准备好了没有,作为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但是因为每一个众生的准备不同,所以得到佛陀不同的加持。因此我们准备得越好,我们就会得到佛陀更圆满的加持,得到十方诸佛的悯念常守护。

    二者临终的时候,你的心是欢喜的。你如果没有成功地把心从外因缘收回来,你临终的时候一定很痛苦,就像生龟脱壳,因为你的心这个触角伸得太广了,当死亡要破坏你今生因缘的时候,你会受不了。

    所以一个活在愿力的人,他的来生他的生命是规划在未来,所以他临终的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