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4 / 7)

加入书签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即便他是一个真实的菩萨来到人世间,菩萨示现各种相状,因为菩萨一定是恒顺众生。你不能说,众生恒顺菩萨,不可能!住在楼上的人要摄受楼下的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楼上的人走下来。你说你有本事上来,他就上不去嘛,所以菩萨是恒顺众生,没有说众生恒顺菩萨,不可能!所以菩萨来到人世间,现各种形状来赞叹佛法,你喜欢什么形状,他就现什么形状。

    但是关键在下一段,下面有两段,我们一次把它念完。

    秘言无泄。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

    临终阴付: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

    不管他现什么形状,有一个轨则要遵守,只要是真实的菩萨,他绝对不能现出他的本地风光,说我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再来,我是某一个阿罗汉再来。为什么?你泄漏佛陀秘密的教诲,而很轻慢地告诉这些初学者。只有一种情况例外,你可以现出你的底牌——在临命终的时候——“阴有遗付”,因为有的菩萨他现出来不是善知识的形状,他可能是逆向操作。

    比方说济颠和尚,他现出喝酒吃肉的形状,这样子他讲的法是正确的,但是人家会怀疑,说你的行为都不检点,你讲的话对吗?所以他为了让大家取信,他的话是对的,他必须有所交代,取信于后人。他临终之前只好现出自己的底牌,乃至于显现神通,甚至于用证入三昧火,把自己身体烧掉,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叫做“阴有遗付”,他有做最后的交代。他如果不露这么一手真实的本地风光,人家对他今生所说的话产生质疑,因为他现出的不是清净相,这种情况例外。只要一个人说他是菩萨示现,他讲完以后没有马上往生,这个有问题!你讲完也没走,那这个就是大妄语,从这个地方看得出来。

    这个大妄语问题出在哪里?古德解释说,你扰乱众生得度的因缘。其实每一个人得度,各有各的因缘。有些人他可能跟忏公师父得度,有些人跟海公师父得度,这个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你看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生生世世跟释迦牟尼佛学佛法,他跟他契机,契机就好。那么你说你是阿弥陀佛再来,本来他是海公的弟子,他是忏公师父的弟子,结果你是阿弥陀佛再来,你想想看他会怎么做?他一定去亲近你,对不对?你是阿弥陀佛再来,谁敢不亲近你啊?坐飞机都过来了,是不是?但他本来是跟某一个善知识有缘,结果他亲近你,你又不是真的阿弥陀佛再来,你耽误他的因缘。他本来跟某一个人学得好好的,所以你一旦泄漏底牌,就造成一种不公平的竞争,不是竞争啦,就是不公平的立场。

    所以为什么即便你是圣人,佛陀都不能现底牌。因为众生都是分别好坏:你师父是二地,我师父只有初地,你师父二地,我干脆去亲近你师父好了。但是,问题是你跟他没缘啊。所以佛陀要求所有的菩萨示现,都要把自己的本地风光盖起来,让因缘的力量去主导,不要让众生产生分别。因为你亲近他,对你没有好处,你跟他没缘,不是他修得好不好,你跟他没缘,所以你一旦泄漏底牌,整个众生得度的因缘全部被你打乱,你看这个是多糟糕的事情!

    本来是各有因缘,结果每一个因缘都往你身上跑,打乱了整个佛教的得度因缘,扰乱了正常的轨则次序,所以这个地方用人为因素去扰乱因缘,这个过失极重!他本来今生可以成就的,结果你这么一弄,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那就惑乱众生。这个问题在这四个字“惑乱众生”,对别人来说是惑乱众生,对自己来说,你自我膨胀,断除你的大乘善根,自他两损。

    好,我们看佛陀的教诲。

    诸佛教诲: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好,断除这种说自己是果证,这个是佛陀的一种清净的教诲,是不可以的。佛法只论过程,不论结果,你只要因缘正确了,它自然会有结果,所以佛法很避讳谈个人的果证。只要你走上正确的因缘就可以了,只问因地,不问结果。

    好,我们看佛陀对这个大妄语的一些开示。这个地方有三段。不断无成。我们把它三段都念一遍,三小段。

    不断无成。

    刻粪之喻: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