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刘伊妃:你就把我当成他!(感谢绿(6 / 8)

加入书签

顺序,一抬眼看见某个气质不凡的身影,忙不迭地起身。

“哎呀!路总来了,昨天到的啊”老导演也是老人精,尺度拿捏得很好。

甫一见面的两句话没有像行业内其他愣头青一样上来就摆低姿态,请路导指导一下云云,但这副礼数周到的做派已经能体现其人的重视,不会引起不快。

路老板又不是来给他下马威的,更没有上位者颐指气使的嚣张作风,在剧组里仍旧维持着郑小龙的体面和威望。

“是,昨儿太晚就没喊你们一起吃饭,今天来陪老婆上一天班,晚上我请大伙喝个横店的开工酒。”

新年开工酒早就喝了,今天是转战横店片场的第一天。

“呵呵,那感情好。”郑小龙笑道,“路导刚刚一路过来,有没有什么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之您得待一天的,也出出力嘛!”

身边的几个副导演、摄影助理倒是神情激动地上来握手问好,闻言连声附和。

路宽摆摆手,指了指边上一个靠近监视器,、既不干扰拍摄又能看清全场的位置,“我算是提前看剧,顺带休息一天,明后天估计就要回北平去。”

“你们按部就班地拍就是,之前正在做后期和特效的素材我看了,都蛮不错。”

郑小龙不再客气,笑着应了,吩咐剧组场务好生配合路老板的指示、需求,转回头在导演椅上坐下,心里暗暗叹服这位的气度、姿态。

这位年轻首富有些场合、时间节点表现出来的气盛,完全是为了实现战略目的的刻意为之,甚至是本人的保护色。

这段时间接触下来才真正发现其人的城府之深、胸怀之广,真是少有的人杰。

大院出身,见过不少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伟人雄才,老郑喜欢拿人杰去形容这些历史浪头的弄潮儿。

今天这场早戏主要是白起、顾楠和画仙,以及一些群演和没有台词的配角,路老板低调地坐在边上,选择等待拍完再去找已经开始走位对台词的李雪建。

这位抗癌斗士身着玄色深衣,头发束起,戴着一顶颇具战国特色的冠冕,步伐沉稳。

尽管身形清癯,并未披甲,但当他走到书案后跪坐下,拿起一卷竹简时,整个书斋的气场瞬间为之一变。

那种久经沙场、执掌生杀大权所带来的不怒自威,以及深藏于内的孤高与沉郁,已然笼罩全场,连一旁的工作人员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动作。

小刘饰演的顾楠则身着一身略显陈旧但干净的青色男式深衣,长发以精致发冠簪起,脸上几乎未施粉黛,甚至刻意营造出些许疲惫与风尘之色。

她安静地走到下首位置的席子上,以一种符合礼仪却又带着疏离感的姿态跪坐好,目光低垂,仿佛与这个时代、这个环境格格不入的观察者。

全场最亮眼的反倒是饰演画仙的井甜,一袭水绿色的曲裾深衣,衣袂和裙摆绣着精致的缠枝纹,发髻高绾,步摇轻垂,妆容精致,怀抱一张古琴,眉宇间带着风尘女子特有的柔媚与一抹淡淡的哀愁。

她走到房间另一侧预设好的琴台后跪坐下,姿态优雅。

“《太平书》第一季,第三单元第二场第一镜,开始!”

郑小龙示意,场记打板,清脆的响声在殿内回荡,拍摄正式开始。

镜头先给到李雪建。

他并未抬头,目光依旧落在竹简上,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考校:“你观天下之势,以为如何”

刘伊妃微微抬眸,声音清冷平静,听不出什么情绪起伏:“大势所趋,非人力可逆。秦有锐士,有关中沃野,更有……师父这般利剑。山东六国,徒有虚名罢了。”

她的回答看似客观冷静,实则暗含着一丝知晓历史结局的淡漠。

李雪建抬起眼皮,深邃的目光扫过顾楠,眼神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灵魂。

他没有评价,只是淡淡道:“剑利易折。”

随即转向画仙的方向,语气稍缓,“素闻大家琴艺绝伦,今次既然来了,便奏一曲《高山流水》吧。”

“诺。”井甜饰演的画仙柔声应道,纤指拨动琴弦。

这里就要考验演员的信念感了,大甜甜把福清的动作学得了七八成,但弹出的“仙乐飘飘”其实难以入耳,只不过在面色陶醉的李雪建看来,这清越的琴音仿佛已经在空气中流淌开。

特写给到井甜,按照剧本要求她的目光应不由自主地、带着欣赏与初生的情愫,一次次飘向那位安静跪坐、眉目清俊的“顾先生”。

只是她第一次被武安君“请回府”,还不知顾楠的女身。

她的眼神里确实蕴含着一种欣赏、迷恋甚至是一种温柔的渴望,这种情感并非表演,几乎可以说是自然流露。

但这恰恰是问题所在。

郑小龙在监视器后皱起了眉头,“卡!”

他喊了停,走到井甜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