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刘伊妃:你就把我当成他!(感谢绿(7 / 8)
,语气温和但切中要害:“井甜,你的情感方向不对。你现在的眼神,太实了,是一种……嗯……对眼前这个‘人’本身的、确切的喜欢。”
“但画仙此刻不知道顾楠是女子,她是被一种模糊的、介于知己与爱慕之间的、对才俊的憧憬所吸引。你的眼神里,缺少了因为误判而产生的距离感和想象空间,那种对男性风姿的倾慕感。”
老郑示意面色淡然的刘伊妃,“你现在看她,不像在看一个让你心动的陌生君子,反而像在……”
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像是在看一个你非常熟悉且喜爱的人,带着一种……笃定的亲近感,这是不对的。”
井甜俏脸泛红,手指绞在一起略微无措。
就像梁超伟安慰因为拍《色戒》遭遇困难而崩溃大哭的的李安,他说导演,你要保重,我们暴露的是身体,你暴露的是内心。
她也暴露了。
大甜甜还过于稚嫩,在过年期间准备这段戏时就一直在代入自己,以致于现在被眼神毒辣的京圈老导演瞧了个究竟。
当然后者没有太过朝某些暧昧情愫上联想,只当是没有太多表演经验的女明星面皮薄。
“谢谢导演,我知道了!我调整一下。”她晓得问题在哪,开始尝试着剥离。
于她而言,老郑的话精准地戳中了自己潜意识里的困境,她现实中就对刘伊妃怀有强烈的亲近感。
这源于她在自己入行前看着后者一路走来的精彩、源于她职业生涯起步就跟在小刘屁股后面大基本功、源于井甜在《历史的天空》剧组眼睁睁看着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女演员诞生。
此刻面对女扮男装的“茜茜姐”,那种真实的好感不受控制地倾泻出来,却与角色所需“误以为对方是男性而产生的朦胧爱慕”在质感上出现了微妙的偏差。
即便想着剥离,即便理解了导演用意,但以井甜现在的专业素养,还远做不到通过人物逻辑和行动链条,来如臂指使地施加于动作、表情、神态。
本就是差之毫厘的情愫特征。
井甜又尝试了两条,甚至郑小龙亲自示范了那种“带着距离的、探究性的欣赏”眼神,井甜努力模仿,但一旦面对刘伊妃,那种下意识的、熟悉的亲昵感又会冒头,使得表演总隔了一层,无法达到导演要求的“以假乱真”的戏剧效果。
“咔!眼神的质感不对,要再飘忽一些,带点怯,再来。”
“咔!井甜,你的身体姿态有问题,画仙面对武安君和这位陌生的‘顾先生’,应该是恭敬中带着一丝拘谨的,注意身体语言。”
“咔!情绪再多一些微妙和波动,不够丰富啊,再试一试。”
“咔……”
喊了最后一个“咔”的郑小龙不动声色地瞥了眼坐在一边、整个过程一言不发的路宽,心中暗叹。
刚刚几条将就着其实也能过,但今天有这位在场,这位前京圈老郑还是想把自己的真实水平拿出来,尽善尽美地完成拍摄。
井甜在年轻演员里不能说有多差,只不过在李雪建和刘伊妃的反衬下,有些缺陷就被无限放大了。
刚刚李雪建和小刘在特写下的表演是细致入微到什么程度的
李雪健能用一个微不可察的嘴角牵动传递出白起内心的千钧重量,刘伊妃能用一次呼吸的凝滞展现顾楠穿越千年的疏离。
但井甜的表演,情感是充沛的,但如同水满则溢,缺乏这种举重若轻、精准到毫厘的控制力,情绪的外露往往过于直接和饱满,少了层次与留白。
说喜欢顾楠,就恨不得把眼睛都粘到他身上去。
其次也是人物逻辑的贯穿力有断点,用大白话说,就是大甜甜在遇到“现实情感与角色要求冲突”这类复杂情境时,无法时刻让观众信服她就是画仙,偶尔会透露出“井甜在演”的痕迹。
这就太出戏了,把李雪建和小刘这对二搭的师徒的默契画风也破坏掉。
因此老郑也不是对她如何的吹毛求疵,是这场总共只有三个人、每个人都有中近景特写的戏份,一个拉胯就会拖累整体。
郑小龙宣布暂时休息,ng了十多次的井甜有些沮丧在坐在椅子上喝水,李雪建和小刘走近。
“演累了吧我都看累了。”老戏骨嗓音沙哑地笑了笑,从自己一个演员的角度给她指导:“小井,我说说我的想法吧。”
井甜听得一激灵,立马站了起来:“李老师,您尽管批评。”
“什么批评!不存在。”李雪建言简意赅,“你的喜欢,不是现代小姑娘的喜欢。是含蓄的,是藏在琴声里的,是借着整理发带才能流露一丝的。”
“你要学会藏,藏得越深,等到忍不住看一眼的时候,那一瞬间才越有力量。”
他指了指自己的眼睛,“演戏,有时候比的不是放得多开,而是收得多好。你收着演,观众才会替你着急,才会钻进你的心里去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