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刘伊妃:你就把我当成他!(感谢绿(5 / 8)
s218省道,果然如小刘所说,避开了横店镇中心日渐繁忙的早高峰车流,从一条经过村中心的僻静岔路,直接驶入了秦王宫景区南侧的一个后勤入口。
经过身着制服的安保人员严格查验证件后,车辆径直开到了景区深处,停在了巍峨的“四海归一殿”后方一片相对封闭的区域。这里搭设着数个大型临时工棚,分布着化妆间、服装间、器材库和演员休息室,俨然一个功能齐全的移动制片基地。
《太平书》剧组包下了秦王宫核心区域之一的西偏殿及周边廊院,用于拍摄武安君府的内景戏份。
尽管时间尚早,且剧组进行了清场管理,但仍有不少提前入园的游客和闻风而来的粉丝聚集在隔离带外,翘首以盼。
瞥见刘伊妃和井甜从车上下来时,人群中立刻响起了一阵压抑着的兴奋骚动。
粉丝们打眼看去,安保护住的人影幢幢,叫他们看不清晰,“哇!真的是茜茜!还有井甜!真人比照片也美太多了吧!好瘦啊。”
一位视力不大好的男粉丝出离愤怒:“怎么还有个狗日的男的搂着天仙卧槽,洗衣机也来了。”
身边有个胖胖的女孩好笑地抵了抵他:“你声音小点儿,待会儿黑衣保镖给你一肘子。”
“没事儿!”男粉丝一脸无所谓,“我在贴吧还是十级洗衣粉呢,专门打入洗衣粉内部用的,拿来骗他们。”
“再说天仙是洗衣机黑粉群群主,我可以喊她救我,我们大老远跑来应援,也算有点苦劳嘛。”
……
这年头追星的粉丝还相对单纯,也没有形成粉头参与的唯粉收割产业链,大多属于自发无偿组织,特别是小刘这种对粉丝群体佛系管理的。
今天这些就是临安几个大学联合组织的探班活动,都是贴吧、主题网站的一些资深用户、微博大粉,名单提前报批过给刘伊妃方面的工作人员,所以能相对接近片场。
安保人员迅速组成人墙护着几人走向化妆间,两位女明星很有亲和力地和粉丝们招呼示意,满足一些签名合照的需求,这种真实的、带着些许喧嚣的现场感,与即将拍摄的战国戏份的肃穆形成了奇妙的映照,仿佛两个时空在此刻产生了短暂的交迭。
“你们先去准备吧,我找郑小龙聊一聊。”
“嗯,好。”刘伊妃和井甜齐声应了,带着各自的助理前往化妆间。
路老板一路走一路看,算是以一个制片人的身份考察布景。
他不像大多数的学院派导演,没有从场务、副导演起步的历练过程,对于剧组中很多复杂的蝇营狗苟摸不清楚。
今天这个片场核心,也即被改造为“武安君白起书斋”的西偏殿内,所有的布景和细节,即便他把握不准精确的成本预算,但大概其属于什么档次还是看得出的。
郑小龙这个总导演以及他领导的导演组的工作质量如何,对于奢靡的拍摄预算有没有用到实处,这几圈看下来算是能管中窥豹一番。
算是没有太大问题,至多是导演个人的审美相性。
路老板站在角落里,巨大的宫灯尚未点亮,主要依靠从仿古窗棂透入的自然光和布置好的电影灯具提供照明,营造出一种凝重、略显昏暗的基调。
空气中弥漫着木质建筑特有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油漆味、灰尘味,以及为营造氛围而特意点燃的檀香。
后者是郑小龙导演的习惯,他喜欢通过这种惠而不费的方式让演员有更强的代入感,也符合他一以贯之的、通过扎实的细节营造真实历史氛围的导演手法。
就像在《甄嬛传》中为了精准再现清代宫廷的等级森严与生活质感,他要求剧组对后宫嫔妃的服饰色彩、头饰规格乃至室内陈设的瓷器纹样都进行严格区分。
位分较低的常在、答应,其居所“碎玉轩”内的陈设多为素雅青,而随着甄嬛位份晋升至贵妃,其宫苑内的陈设则明显出现了更多色彩浓重、工艺复杂的珐琅彩器物等等。
从这些方面看,80年代就做到北平电视艺术中心的老郑是完全够格主持《太平书》的大局的,也是路老板愿意接纳他的原因。
他在暗暗考察的原京圈老导演老郑,正身先士卒地带着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检查和调整。
摄影师潘常正指挥着助手微调panavision摄影机的位置和焦距,他是因为《大明宫词》成名的知名电视剧摄影师,算是郑小龙的黄金拍档;
灯光师根据监视器画面,精细地调节着阿莱灯具的角度和亮度,确保光效既能体现战国时期的质感,又符合电影摄影的美学要求;
录音师举着吊杆麦克风,测试着收声音效,场务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地上的电缆和轨道车的移动路径,确保不会穿帮或绊倒演员。
几位饰演侍女、仆从的群众演员已静候在角落,屏息凝神,努力融入这严肃的创作氛围。
导演郑小龙坐在监视器后,正与执行导演低声沟通着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