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7章 归墟迷途(42)(2 / 7)
人声音微弱,抬手指向窍穴方向,“那里有‘镜精’,能照出人心底的蚀念,渊主靠它壮大蚀气。”
窍穴所在的山谷里,立着一面丈高的石镜,镜面泛着紫黑色的光,映出的不是人影,而是扭曲的蚀影。镜前的石台上,冰灵核被三根蚀气锁链捆着,蓝光黯淡得几乎看不见。守在镜旁的镜精形如少年,面无表情地挥手,镜中立刻射出一道紫线,直刺王导心口——他瞬间想起鄱阳湖畔被附尸的渔夫,想起戴媪喷血倒下的模样,那些恐惧与愧疚竟化作实质的蚀气,从心口往外冒。
“莫看镜中!那是虚妄!”干宝急忙将《宋定伯捉鬼》的手稿掷过去,“鬼畏人唾,蚀念亦畏诚心!”王导猛地回过神,咬破舌尖,将带着血丝的唾沫吐向石镜。唾沫落在镜面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镜精惨叫着后退,镜中蚀影瞬间破碎。母虎趁机扑上去,咬断蚀气锁链,冰灵核的蓝光暴涨,冻住了石镜的裂痕。
镜精的身体渐渐透明,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渊主的本源在崆峒山,那里有不死草的根……”话音未落便化作一缕青烟。王导捡起冰灵核,发现七颗灵核上的符文竟同时亮起,在空中组成一个圆形阵法,符文流转间,映出崆峒山的景象:山巅的石洞里,一株丈高的不死草正被蚀气包裹,草下埋着一块刻着“高阳氏封印”的石碑。
“《搜神记》载‘高阳氏流放同体夫妇于崆峒’,想来那对夫妇就是最早的守墟人。”干宝望着阵法,突然神色凝重,“渊主怕是想借不死草的根,重开归墟裂隙。而且你注意到没有,镜精照出的蚀念,比之前的蚀气更难对付——它在吞噬人心的弱点。”
赶往崆峒山的路上,沿途的村落出现了更诡异的景象:有人对着空无一人的院落说话,自称见到了死去的亲人;有人疯狂挖掘自家田地,说地下藏着金宝;更有甚者,竟拿着农具攻击旁人,口中喊着“要成仙”。干宝翻看手稿,发现这些症状与《搜神记》卷二《白头鹅》中“妖物惑人”的记载完全吻合:“蚀气先乱其神,再夺其魂,最后化为蚀影的养料。”
在一处被遗弃的村落里,王导遇见了个疯癫的老木匠,他正对着一块木头雕刻,刻出的竟是归墟玄龟的模样。“它让我刻的,刻完就能活过来……”老木匠喃喃自语,指尖被木屑划破,流出的血竟是紫黑色的。王导将不死草的汁液抹在他伤口上,老木匠突然清醒过来,哭喊道:“我儿子被蚀影拖走了,它说只要刻出玄龟像,就能让我儿子复活!”
这话让王导心头一震,他想起《搜神记》中十九个复活故事,那些死而复生的人,大多是因为阳寿未尽或精诚所至,可眼前这些被蛊惑的人,却在为虚假的复活献祭灵魂。“渊主在利用人的执念。”他握紧七灵之核,“戴媪说过‘众志成灵’,反过来,众念也能成邪。”
崆峒山巅的石洞比想象中更阴冷,洞口的石碑上,“高阳氏封印”的符文已被蚀气啃得模糊。洞内的不死草果然被蚀气包裹,草叶低垂,只有顶端的花苞还泛着微弱的银光。草下的石台上,躺着个双目紧闭的女子,她的身体一半是人形,一半是蛇尾,正是《搜神记》中记载的“同体精怪”——高阳氏流放的那对夫妇,竟在七年后融合成了一体。
“是守墟人后裔。”干宝低声道,“她在以自身灵识压制蚀气,再拖下去就要被同化了。”王导刚要上前,石洞里突然响起渊主的声音,不是嘶吼,而是带着蛊惑的低语:“你不想让戴媪活过来吗?不想让那些死去的渔夫复活吗?不死草能做到,只要你让蚀气再进一寸……”
隋侯珠突然炸开一道蓝光,将王导从幻境中拉回。他看见自己的手正朝着蚀气伸去,母虎死死咬住他的衣袖,爪子上渗出鲜血。“执念是蚀气的食粮。”王导猛地抽回手,将七灵之核按在石碑上,“我要的不是虚假的复活,是活着的人能安稳度日!”
七灵之力顺着符文涌入石洞,不死草的花苞突然绽放,银光化作利剑,斩断蚀气的同时,也刺入女子眉心。她猛地睁开眼睛,蛇尾拍向地面,石洞剧烈震动,草下的泥土裂开,露出一块青色的玉璧——正是高阳氏当年留下的守墟璧。“渊主的本源是‘蚀念之核’,藏在归墟最深处。”女子声音虚弱,“玄龟只是它的傀儡,真正的裂隙在……”
话未说完,她的身体突然化作光点,融入不死草。草叶无风自动,指向东海方向,七灵之核上的符文同时亮起,在空中拼出一幅完整的地图:东海深处的“归墟底渊”,正对着桃都山的鬼门,两道裂隙如双眼般对峙,中间连着一条泛着紫光的气脉。
“它要让两道裂隙连通,到时候蚀气会像洪水一样淹没九州。”干宝的声音带着颤抖,“《搜神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万川归之’,那大壑就是归墟底渊,当年禹帝用五行台镇压,如今五行台的力量快耗尽了。”
返程的路上,隋侯珠的预警越来越频繁,水影里开始出现百姓被蚀念控制的景象:会稽的书生对着墙壁写满“成仙”二字,笔尖滴下紫血;浔阳的渔民将船凿沉,说要去水下找“鲛人宝藏”;庐陵的农夫放火烧了庄稼,说要“烧尽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