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7章 归墟迷途(42)(1 / 7)
七灵之核的黯淡并非无声无息,当夜宿桃都山脚下的破祠时,王导发现木灵核的翠色光晕里,竟渗进了一丝极细的紫线,像是被蚀气啃咬出的痕迹。母虎不安地用爪子扒着地面,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呼噜声,隋侯珠在案上嗡嗡震颤,映出的水影里,归墟玄龟自爆的残影反复闪现,最后定格在它背甲上一道模糊的符文——那符文与《搜神记》卷十四《窦氏蛇》篇旁干宝批注的“地脉符印”一模一样。
“这不是玄龟的符文,是被它吞噬的守脉神留下的。”干宝连夜翻出手稿,指尖点在“窦奉妻产蛇,蛇护其子”的字句上,“上古时每条地脉都有灵物镇守,归墟玄龟原本是东海守墟神,却被蚀气污染,反过来吞噬其他守脉神的灵识。这些紫线,是它残留在七灵里的蚀气余孽。”他突然想起一事,急忙补充,“《搜神记》载‘崆峒之野有同体精怪,衔不死草覆之则生’,或许不死草能净化这蚀气,只是那草早在颛顼帝时就绝迹了。”
话音未落,祠外突然传来孩童的啼哭,月光下竟站着个穿红肚兜的娃娃,手里攥着半株沾着露水的青草,草叶泛着银白微光。母虎猛地起身,却被那娃娃抬手按住头顶,山君印记竟瞬间黯淡下去。“你是谁?”王导按在腰间的剑柄上,却见娃娃将青草递过来,奶声奶气地说:“阿爷让我送‘还魂草’,说你们要救山灵。”青草刚触到木灵核,紫线便像遇火的蛛网般退缩,翠色光晕重又亮了些。
娃娃转身指向西北方:“阿爷在‘鬼见愁’雪岭等你们,那里的地脉窍穴堵不住了。”说罢化作一道流光钻进草叶,只留下一缕清苦的草木香。干宝捻起草叶端详,突然一拍大腿:“这是不死草的变种!《搜神记》里说它‘覆死者七日则苏’,净化蚀气定是管用。只是鬼见愁雪岭……传闻那是阴阳交汇之地,地磁紊乱,极易迷魂。”
次日清晨出发时,沿途村落的百姓纷纷赶来,有人捧着晒干的桃木枝,有人提着盛满泉水的瓦罐,一位老妪塞给王导一包炒米,哽咽道:“戴媪当年说过,守护土地的人饿不得。”王导望着人群中飘扬的桃木幡,想起鄱阳湖畔的铜铃,突然明白七灵之核的光芒为何能凝聚——那光芒里不仅有灵物之力,更有万千生民的信念。
行至鬼见愁雪岭脚下,积雪深及膝盖,风中夹杂着细碎的蚀影虫,一触到不死草的微光便化作飞灰。岭上的树木全是枯黑色,枝桠间缠着透明的蛛网,网中黏着些模糊的人影,细看竟是失踪的猎户,他们双目紧闭,面色青紫,与《搜神记》中“山精迷魂”的描述别无二致。母虎突然朝着一处雪堆低吼,扒开积雪,露出一块刻着盘瓠纹的石碑,碑下的洞穴正往外冒着白气,气中裹着极淡的蚀气。
“是地脉窍穴。”干宝将手稿按在石碑上,符文亮起的瞬间,洞穴里传来重物撞击的声音。王导举着火把探进去,只见洞穴深处的石台上,一只五彩斑纹的犬形精怪正用身体抵着不断扩大的裂缝,它的前腿已被蚀气染成紫黑,却仍死死咬住裂缝边缘的石笋。“是盘瓠后裔!”干宝惊呼,《搜神记》卷十四明确记载“盘瓠衔首有功,其后裔守地脉窍穴”,他急忙喊道,“我们是来帮你的!”
犬形精怪转过头,眼中竟噙着泪水,喉咙里发出呜咽声。王导将不死草抛过去,草叶落在它伤口上,立刻冒出白烟,蚀气滋滋消退。趁此时机,他将土灵核按在裂缝上,土黄色光晕顺着石缝蔓延,裂缝渐渐合拢。精怪突然用头蹭了蹭王导的手背,化作一道流光钻进土灵核,原本黯淡的核身竟泛起了温润的黄光。
洞穴外突然传来雪崩的轰鸣,隋侯珠的水影里显出雪岭全貌,七处冒着紫烟的窍穴如七星般分布,最北端的那处正喷出丈高的蚀气。“蚀气在借地脉流转!”王导握紧七灵之核,突然发现每颗核上都浮现出不同的符文——金灵核是铜柱纹,水灵核是龙纹,火灵核是朱雀纹,竟与《禹迹图》上的地脉节点一一对应。
赶往北端窍穴的路上,雪地里陆续出现奇怪的脚印,有的像马蹄,有的像鸟爪,最深处的脚印里,还残留着一丝银色的蚕丝。干宝俯身捻起蚕丝,突然想起《搜神记》卷十四《马皮蚕女》的故事:“蚕女化蚕时,蚕丝能通万物之气,这丝里有蚀气,怕是蚕女的灵体也被侵扰了。”话音刚落,前方的雪林里传来沙沙声,无数银色蚕丝从树梢垂落,织成一张巨网,网中央坐着个穿羽衣的女子,面容模糊如雾。
“是羽衣人!”王导想起干宝手稿中“暨阳任谷遇羽衣人”的记载,此人非人非仙,专司天地间的气脉流转。羽衣人抬起手,蚕丝突然收紧,母虎纵身跃起撕开蛛网,却被蚕丝缠住爪子,蚀气顺着丝线爬上来,皮毛瞬间泛起紫晕。“她不是被侵扰,是被控制了。”干宝急声道,“《搜神记》载‘羽衣人借气而生,蚀气乱其本源’,得用七灵中的风灵之力破她的蚕丝!”
王导立刻将木灵核抛向空中,风灵之力顺着木灵的藤蔓涌出,化作无数细小的风刃,斩断蚕丝的同时,也吹散了羽衣人脸上的雾气。她的眉心处嵌着一颗黑色的蚀气珠,正是归墟玄龟自爆时飞溅的碎片。“渊主用蚀气珠控我……”羽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