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0章 尸易无限(205)(5 / 7)
用丝绸包裹的账簿,账簿虽然被海水浸泡,但上面的文字依然能辨认,是用宋代的“宋体字”写的,详细记录了这艘船的货物清单、贸易对象和航线,上面写着“往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载瓷器五百件,丝绸二百匹,求购香料、象牙”等内容。
“这本账簿太重要了!”张教授激动地说,“它详细记录了宋代商船的贸易路线和货物情况,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空白,是研究宋代海外贸易的‘活化石’!”
就在我们以为打捞工作即将顺利结束时,警方突然传来消息——他们根据我们提供的水下盗墓者留下的潜水设备线索,在泉州的一个小渔村里抓获了几名嫌疑人,还缴获了一批被盗的宋代瓷器和丝绸。经过审讯,嫌疑人交代,他们还把一部分文物卖给了一个叫“黑鲨”的海外文物贩子,这个“黑鲨”经常在东南亚海域活动,专门倒卖中国的水下文物。
警方立刻联合海关和边防部门,在泉州港附近的海域展开布控。几天后,他们在一艘前往东南亚的货船上抓获了“黑鲨”,缴获了大量被盗的文物,包括几十件完整的宋代瓷器和几匹完好的丝绸。
“太好了!这些文物终于追回来了!”我们都非常高兴,陈局长激动地说,“这些文物要是流落到海外,就再也回不来了,多亏了你们的帮助,咱们才能保住这批国宝!”
我们跟着警方去了文物扣押点,看到缴获的文物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其中一件“青花瓷瓶”格外引人注目,瓶身上画着“海上贸易图”,有商船、码头、商人等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泉州港的繁荣景象。阿贵仔细检查了这件瓷瓶,说:“这是龙泉窑的青花瓷瓶,宋代龙泉窑的青花瓷很少见,这件还是完整的,价值连城!”
随着被盗文物的追回,古沉船的打捞工作也进入了尾声。我们共打捞和追回文物一千多件,包括瓷器、丝绸、金币、香料、账簿等,其中很多文物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对研究宋代的海外贸易、造船技术、中外文化交流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打捞工作结束的那天,泉州文物局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祝仪式,表彰了我们在水下考古和文物追回工作中的贡献。陈局长亲自为我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还邀请我们参加宋代海外贸易文物特展的筹备工作。
“这些文物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陈局长说,“我们打算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办一场‘宋代古沉船文物特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宋代泉州的海外贸易盛况,了解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希望你们能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我们爽快地答应了他的邀请,开始参与特展的筹备工作。Shirley杨负责文物的展示设计,她根据文物的来源和用途,将展示区分为“中国瓷器”“海外珍品”“贸易账簿”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采用了对应的场景布置,比如“中国瓷器”区还原了宋代的瓷窑作坊,“海外珍品”区展示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文物,让观众能直观地感受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
阿贵则负责展览的讲解和文物解读,他编写了详细的讲解词,还制作了宋代海外贸易路线图,标注了泉州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他还在展览中设置了“瓷器修复体验区”,让观众亲手体验修复破碎瓷器的过程,感受文物保护的不易。
老烟枪则在博物馆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宋代草药园”,种植了宋代常见的艾草、金银花、薄荷等植物,还设置了科普展板,介绍这些植物在宋代的用途,比如艾草用于驱蚊,金银花用于入药,让观众了解宋代的生活方式。
胖子则负责文物的搬运和安保,他每天都会仔细检查展柜的安全情况,还会向观众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他还和当地的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来博物馆参观,给孩子们讲解宋代泉州的海外贸易故事,比如“郑和下西洋”的前身、宋代商人如何与外国商人交易等,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还纷纷提问,胖子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经过五个月的努力,“宋代古沉船文物特展”如期举办。开展那天,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挤满了观众,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还有国外的学者,大家都想亲眼看看这艘宋代古沉船上的文物。看着观众们惊叹的表情,听着他们对文物的赞美,我们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没想到咱们能在海底打捞文物,”胖子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考古就是挖古墓,现在才知道,水下考古也这么有意思,还能见识到宋代的海外贸易文物,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参加水下考古!”
Shirley杨点点头:“水下文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古代的海外贸易文物都沉睡在海底,保护好这些文物,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海洋文明记忆。这次打捞工作虽然辛苦,但能让这些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宋代泉州的辉煌,一切都值得。”
老烟枪抽着烟,望着远处的泉州湾,感慨地说:“我这辈子在陆地上挖过不少古墓,还是第一次参与水下考古。海底的环境虽然恶劣,但这些文物太珍贵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