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3章 尸易无限(178)(2 / 7)

加入书签

推测是用于传递商队安全信息的设施。

“这就对了,”穆罕默德兴奋地说,“镜城不仅是存放镇域镜的地方,还是丝绸之路三道的交通枢纽和信息传递中心。商队在这里休整、获取安全信息,再根据镇域镜‘映照’的路线(可能是指根据镜面反射的光线判断方向,或根据镜城传递的路况信息),选择前往南疆、北疆或中亚的路线。”

团队带着镇域镜和勘察资料,返回塔什库尔干县。在当地博物馆的协助下,他们对镇域镜进行了初步修复。清理掉镜面的部分铜锈后,奇迹发生了——当阳光照射到镜面上时,镜面竟然反射出清晰的光斑,光斑在墙上形成了一幅简易的路线图,标注着从镜城到九层妖楼、西昆仑山遗址、楼兰古城的方向和距离。

“原来如此!”阿依古丽恍然大悟,“镇域镜不仅是象征,还有实际用途——它通过反射阳光,为商队指示路线!古代商队在帕米尔高原容易迷路,只要找到镜城,通过镜面反射的光斑,就能确定前往各个节点的方向。”

这个发现让团队兴奋不已。他们立刻将镇域镜的信息录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数据库”,并邀请国内外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镇域镜的发现填补了丝绸之路交通史的重要空白,证明汉代中原王朝不仅在西域建立了行政体系,还通过技术手段(如镜面导航)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镇域镜和镜城的历史价值,阿依古丽团队决定在塔什库尔干县建立“帕米尔丝绸之路博物馆”,专门展示镜城遗址的考古成果、镇域镜的复制品以及相关的商队文物。博物馆的设计融合了塔吉克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元素,展厅内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还原了汉代商队在镜城休整、通过镇域镜确定路线的场景。

博物馆开放那天,库万老人带着村里的孩子们赶来参观。当看到全息投影中,古代商队通过镜面反射的光斑确定路线时,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库万老人握着阿依古丽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塔吉克族世代守护着帕米尔,现在终于知道,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家园,还有这么重要的历史!以后我要带更多孩子来这里,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根。”

阿依古丽笑着点头:“这正是我们建立博物馆的目的——让更多人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了解不同民族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的故事。”

就在博物馆开放仪式结束后,张教授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份刚翻译完成的文献:“阿依古丽主任,我们在整理镜城出土的陶片时,发现了一块刻有楼兰文的陶片,翻译后是‘四镜归位,天下安’。这会不会意味着,西域四镜有一个最终的归位之地?”

阿依古丽接过陶片,上面的楼兰文虽然简单,但“四镜归位”四个字格外清晰。她心中一动,想起九层妖楼的结构——妖楼共有九层,而目前发现的四镜,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和位置,或许妖楼的顶层,就是四镜最终的归位之地?

“我们得立刻返回九层妖楼,”阿依古丽对团队说,“重新勘察妖楼的顶层,看看有没有放置四镜的痕迹。”

夕阳西下,帕米尔高原的慕士塔格峰被染成了金色。阿依古丽站在博物馆的窗前,望着远处的雪山,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西域四镜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九层妖楼的顶层,或许还藏着更多关于丝绸之路文明的秘密。新的探索,又将在不远的将来开启。

从帕米尔高原返回格尔木的路上,阿依古丽始终捧着那块刻有“四镜归位,天下安”的陶片。车窗外的戈壁滩飞速后退,她的思绪却一次次回到九层妖楼——那座矗立千年的建筑,顶层是否真的藏着四镜归位的秘密?

抵达格尔木的第二天,阿依古丽就带着团队进入九层妖楼。此前的考古主要集中在一至七层,八层和九层因结构脆弱,一直未进行深入勘察。这次,他们特意调来轻便的加固设备,小心翼翼地清理八层的堆积物。

八层的空间比想象中更开阔,中央有一个方形的石台,石台上刻着复杂的凹槽,凹槽的形状与西域四镜的背面完全吻合——四个小凹槽对应镇邪镜、镇妖镜、西域宝镜,中央一个大凹槽对应镇域镜。石台边缘还刻着与陶片上相同的“四镜归位,天下安”字样。

“这就是四镜归位的地方!”阿依古丽的声音带着颤抖,“汉代西域都护府铸造四镜,并非让它们永久分散,而是在特定时期将它们归位到妖楼顶层,通过四镜的合力,守护整个西域的和平与繁荣。”

团队继续向上清理九层。九层的空间相对狭小,中央的墙壁上有一幅大型壁画,虽然大部分已经褪色,但仍能看清画面内容:西域各国的国王和使者,捧着四镜来到九层妖楼,将镜子放入八层的石台,中原的官员站在一旁,与西域使者共同举杯,背景是繁忙的商队和丰收的农田。

“这幅壁画印证了我们的推测,”张教授激动地说,“四镜归位是西域各国与中原王朝共同参与的重大仪式,象征着西域与中原的团结一心,共同守护丝绸之路的繁荣。”

为了进一步研究四镜归位的仪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