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无畏擒龙(77)(5 / 7)

加入书签

过来似的,映出片波光粼粼的影子——竟是越女城的镜湖。

“是‘水影术’。”杨雪莉举着放大镜凑近剑身,“剑里封存的越女城记忆被激活了,你看这影子里的船,跟我们在镜湖乘的乌篷船一模一样。”她突然指着船尾的人影,“那不是李伯吗?他怎么会在里面?”

影子里的李伯正往水里撒着什么,水面泛起的涟漪里浮出颗珍珠,珍珠裂开的瞬间,剑身上的水影突然消失,露出剑柄里藏着的卷丝绸,上面用朱砂写着行字:“镜湖枯,越女醒,需借山根水,续三箭脉。”

胖子刚啃完第三个玉米饼,油乎乎的手往剑上一拍:“山根水?胖爷我知道!七星砬子主峰的石缝里渗出来的水,喝着带甜味,赵大叔说那是‘龙涎水’,能让药草活千年。”他转身就往主峰跑,没跑两步又折回来,“等等,镜湖枯了?咱上次离开时还好好的。”

王瞎子往剑身上摸了摸,探龙针在他掌心转得飞快:“不是真枯了,是地脉的水跟不上了。越女城的鱼妇褪了鱼尾上岸后,镜湖的水就靠龙脉输送,现在怕是堵住了。”他指着丝绸上的地图,“你看这红线,从七星砬子的龙涎水一直连到越女城,中间在周陵拐了个弯,怕是周陵的镇墓沙松动,堵了水路。”

我们带着越女剑往主峰的石缝走,路上遇见赵大叔背着药篓往回赶,他说今早去龙涎水处采药,发现渗水的石缝变小了,“水细得像棉线,以前能接半桶,现在只够润润嗓子”。

到了石缝前,果然见渗水处结着层白霜,用手一抠,霜底下的石头竟泛着金属色。杨雪莉用越女剑往石缝里捅了捅,“当”的一声弹了回来:“是‘寒铁砂’,跟周陵的镇墓沙成分相似,只是掺了冰硝,能冻住水流。看来不是自然堵住的,是有人故意放的。”

胖子突然指着石缝深处:“那有东西在闪!”我们合力撬开石头,里面滚出个青铜哨,哨身上的花纹跟沉月城鲛王的玉冠一样。我吹了声哨,没过多久,听见头顶传来翅膀扇动的声音,抬头一看,是群海鸥,领头的那只脚上系着个小竹筒。

竹筒里的纸条是鲛王的笔迹,歪歪扭扭的:“越女城的鱼妇在海边种水稻,海水太咸,镜湖的水不够用,三箭盟的人说帮着引山根水,结果把寒铁砂倒进去了,说是‘先苦后甜’,俺们鲛兵想帮忙,又怕记错路。”

“是赵大叔他们。”杨雪莉突然明白过来,“他们不是故意堵,是想用寒铁砂过滤海水,只是弄反了比例,把山根水也冻住了。”她指着丝绸地图上的周陵位置,“周陵的镇墓沙里有硫磺,能化冰硝,得去那取点来。”

往周陵赶的路上,越女剑的剑身越来越凉,映出的水影里,镜湖的水位线正一点点下降,鱼妇们蹲在岸边捧着干裂的泥土,眼泪滴在土里,竟长出株嫩芽——是越女城的地脉草。

到了周陵的封土堆,发现李伯正蹲在酸枣树下抽烟,他身边的洛阳铲还插在土里,带出的土混着银色颗粒。见了我们,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俺们三箭盟的人想着帮鱼妇引水,听老辈人说寒铁砂能净水,就从周陵挖了点,谁知道……”

我掏出越女剑往封土堆上一插,剑身突然射出道蓝光,照亮了封土堆下的水路——果然在周陵的套棺处拐了弯,寒铁砂结成的冰堵住了大半,只有细流能勉强通过。杨雪莉用越女剑撬开套棺,里面的镇墓沙果然少了一角,露出

“得把硫磺混进龙涎水,顺着水路冲下去。”王瞎子往硫磺层里撒了把龙涎水,立刻冒起白烟,“你看,一反应就化冰,正好能通水路。”

我们跟着李伯、赵大叔往回赶,路上召集了村里的人,有的拎着水桶去龙涎水处接水,有的扛着锄头去疏通周陵到镜湖的水路。胖子嫌接水慢,干脆把越女剑插进石缝,剑身上的蓝光顺着渗水处往里钻,没一会儿,石缝里的寒铁砂就“咔嚓”裂开,水流一下子涌了出来,溅得他满脸都是。

“胖爷我这叫‘以剑引水’!”他抹着脸傻笑,却没注意水流里混着些银色的小鱼,是沉月城的鲛鱼,顺着水路往越女城游去——想必是鲛王派来帮忙的。

等水流顺着红线地图流到越女城时,越女剑的水影里,镜湖的水位正一点点上涨,鱼妇们站在岸边笑着,她们的脚边,地脉草正长得飞快,叶片上的露珠滚进湖里,激起一圈圈涟漪,涟漪里浮现出三箭盟初代盟主的影子,正对着我们拱手。

“原来引水不是光靠力气。”赵大叔擦着汗,“还得靠大家伙儿齐心,你看这水路,少了七星砬子的水不行,少了周陵的硫磺不行,少了越女城的鱼妇等着也不行。”

回村时,越女剑的剑身不再发凉,剑柄里的丝绸自动卷了起来,上面多了行新字:“水通脉通,人通心通。”我们把剑送回博物馆时,发现玻璃柜前围满了孩子,二柱子举着他画的“水路图”,正给大伙讲我们怎么通水路的,讲得比真的还热闹。

夜里,我梦见自己顺着水路往越女城游,看见李伯、赵大叔他们正和鱼妇、鲛王一起修水渠,水渠边的石头上,刻着行字:“三箭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