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无畏擒龙(77)(6 / 7)
箭,是三股水,一股来自山,一股来自陵,一股来自湖,合在一起才叫龙脉。”
第二天一早,我去龙涎水处看了看,水流得正欢,水里的鲛鱼摆着尾巴,像是在打招呼。远处的山坡上,赵大叔他们正带着孩子们种地脉草,说是要顺着水路种到越女城,“让草当路标,以后谁想走亲戚,跟着草走就行”。
杨雪莉把通水路的事写进博物馆的新展牌,旁边贴了张合照:我们和李伯、赵大叔、鱼妇、鲛王站在一起,背景里的水路像条银带子,一头连着七星砬子的山,一头连着越女城的湖。
胖子凑过来看了看,突然指着照片角落:“那不是周陵的酸枣树吗?怎么长到这儿了?”仔细一看,果然有棵小酸枣树长在水路旁边,叶片上的纹路,像极了越女剑的剑柄花纹。
风顺着水路吹过来,带着镜湖的水汽和七星砬子的松香,我知道,这水路通的不只是水,还有人心。以后啊,山里的药草会顺着水路送到越女城,越女城的丝绸会顺着水路送到沉月城,沉月城的珍珠会顺着水路送到七星砬子,就像三箭合在一起才有力气,这些地方合在一起,才叫完整的世界。
至于越女剑,现在挂在博物馆最显眼的地方,剑身的水影里,时常能看见镜湖的鱼、沉月城的鲛、周陵的酸枣树,还有七星砬子的孩子们,在水里一起游啊游,像一群不分彼此的鱼。
霜降那天,七星砬子飘起了第一场雪籽。我正在博物馆整理周陵的拓片,忽然听见“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重物砸在屋顶。跑出一看,只见胖爷抱着个麻袋蹲在雪地里,麻袋口露出半截青铜杆,杆上的纹路在雪光里泛着金光——竟是星脉城的“通天柱”碎片,上面还缠着些发光的星屑。
“这玩意儿从天上掉下来的!”胖爷拍着麻袋喘气,“刚在老槐树下抽烟,就听见‘咻’的一声,差点砸我脑袋上。你看这星屑,还亮着呢!”他抓起一把星屑往空中撒,碎光落在雪地上,竟凝成小小的星图,与复活节岛摩艾石像的眼眶纹路完全吻合。
杨雪莉用放大镜盯着青铜杆的断口:“是被人锯下来的,断口很整齐。星脉城的通天柱是连接地脉与星脉的关键,怎么会掉碎片?”她突然指着星屑凝成的星图,“你看这颗暗星的位置,正好在冰岛火山的方向,会不会是冰岛的镇火晶出了问题,震断了通天柱?”
王瞎子往青铜杆上摸了摸,探龙针在他掌心转得像个陀螺:“不止冰岛,星图上的亮星都在闪,撒哈拉的日轮城、亚马逊的蛇神谷、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所有龙脉节点都在震动。”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去年在星脉城捡的星核粉末,“撒点这个试试。”
粉末一碰到青铜杆,星屑突然爆发出蓝光,在雪地上投射出幅影像:星脉城的通天柱正从中间断裂,断裂处的裂缝里塞着些黑色的石头,是冰岛的硫磺晶,“是硫磺晶堵住了星脉通道!”杨雪莉认出那石头,“镇火晶的能量需要星脉疏导,现在通道堵了,能量憋得通天柱直晃,再不想办法,整根柱子都会塌!”
胖爷扛起青铜杆就往村外走:“还等啥?胖爷我去把硫磺晶抠出来!”他刚走到老槐树下,青铜杆突然“嗡”的一声飞了起来,顺着星屑指引的方向往七星砬子主峰飘去,我们赶紧跟上去,发现主峰的崖壁上不知何时出现个洞口,洞口的纹路与通天柱一模一样。
钻进洞口,里面竟是条现成的通道,岩壁上嵌着会发光的星石,照亮了通往深处的路。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个圆形的石室,石室的穹顶是片星空图,图上的星轨正随着我们的脚步转动。
“是‘星轨室’!”杨雪莉指着穹顶,“跟星脉城的观测台一模一样,看来七星砬子不只是地脉起点,还是星脉的中转站。”她用青铜杆往石室中央的凹槽一插,“咔嚓”一声,穹顶的星图突然静止,暗星的位置亮起红光,旁边标注着行西夏文:“硫磺晶遇星核融,需借地脉火炼之。”
“地脉火?是七星砬子的山火?”胖子挠着头,“这大雪天的,哪来的火?”
王瞎子突然指着石室角落的石灶:“是‘炼星灶’!你看这灶膛里的灰烬,还带着火星呢。”他往灶里添了把去年在冰岛带的硫磺晶粉末,又扔进块星脉城的星核碎片,“呼”的一声,灶里燃起蓝火,火苗舔着灶壁上的纹路,那些纹路竟与全球的龙脉节点连在了一起。
蓝火越烧越旺,青铜杆突然浮到空中,断裂处的截面对着灶火,星屑顺着火焰往上飘,在穹顶的星图上连成线,将冰岛的硫磺晶与星脉城的通天柱连了起来。“是‘星火通道’!”我突然明白,“不用去冰岛,在这里就能用炼星灶的火,把硫磺晶化成气,顺着星脉通道送回冰岛,既能疏通星脉,又能给镇火晶补充能量!”
我们轮流往灶里添材料,胖爷负责加硫磺晶,杨雪莉计算添火的时间,王瞎子用探龙针校准星轨,我则守着青铜杆,确保星屑能顺着通道走。灶里的蓝火映得每个人脸都发蓝,像极了在星脉城看到的极光。
烧到半夜时,青铜杆突然发出清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