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调整赋税(2 / 3)
查这几处的官员,凡有问题的,一律重处,争取堵上税务漏洞。
朝廷出资,维护一下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商路,让各地官府联手折冲府的府兵,收拾一下沿路的土匪路霸。
让户部主管,有偿征用河工,疏通一下大运河,让漕运更加畅通迅捷。
这些举措一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岭南的地方势力蹦跶得最欢。
不过,蹦跶也没用,太后早有部署,南海何氏、安远侯长孙远父子,都不是好惹的,有他们出面,全都镇压下去了。
蜀地最不好弄,山多路难,山匪众多,乱民也跟着闹腾,动用了大军,才理顺下来。
说到黔州,是个少数民族汇集之地,当地的土人自成一体,不怎么搭理朝廷。
宋王殿下在黔地镇守多年,可惜去年一病去了,如今是儿子继承了爵位。
小宋王不到三十岁,是个文静的性格,他的生母又是土族人,一向对土人亲厚。
朝廷要求黔州这边征税,破坏了各族之间的平衡,顿时乱了起来。
太后知道后,把皇帝叫过去,说了他几句。
意思是,岭南征税好说,广州是先帝给儿子的封地,安排的都是心腹官员。
长孙远父子又在韶州,把那边治理得极好,岭南富庶。
加上南海何氏是自家亲戚,三姨母又是个聪明晓事的,定会大力支持。
蜀地也好办,虽然山川地形复杂,但是自来是天府之国,朝廷陈有重兵。
只要扼制住地方豪强,杀灭山里占山为王的土匪,让百姓安居乐业。
加征点税务,应该也没什么大事,征税不要钱帛,改为征粮为好。
但是黔州那边,还是不要征税,维持原来的相处模式。
一个国家,安稳是要的,少数民族汇集之地,施政更要谨慎。
黔州多山地,水脉也多,出产稻米、茶叶、香料、木料。
可以用盐、糖、药物、文具之类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交换他们手中的稻米和木料。
皇帝心中不痛快,他是一国之君,母后有些管得太宽了,违反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
太后人老成精,看出来儿子心中不爽,赶紧哄哄他。
太后笑道:“茂儿,你别生气呀。
你没当过太子,先皇也没怎么教你如何执政,只在病重时,让你们三兄弟监国。
恐怕三兄弟各怀心思,巴不得对方出纰漏呢。
无论是治国,还是生活,有很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着急。
母后虽是后宫妇人,但在先帝身边待了十多近二十年,很多大事都是亲身经历过的,多少有点心得。”
皇帝听了这话,心气才顺了一点,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忽然问了一声:“母后,朝臣们说了,偌大的后宫只有皇后一个,实在是与旧制不合,要求后宫添人。
儿臣也没有主意,母后看该如何答复?”
太后想了一下,问皇帝:“这是帝王家事,母后也不好太过强迫陛下。
茂儿自己有什么想法?想听听你的真心话。”
皇帝道:“皇后脾气不大好,人又很强势,儿臣有点怕她。
不过,儿臣也觉得,后宫只有一个皇后,有点不合旧制。”
太后点头:“是啊,后宫只有一个中宫皇后是不行的,早晚要进人。
陛下有什么合心意的人选吗?皇后虽然强势,也是个通情达理之人,给她一点时间,她会习惯的。”
皇帝摇头:“自从父皇让儿臣与兄弟们一起监国,儿臣就提着心劲,就怕辜负了父皇的信任,又怕兄弟们笑话。
一个家庭尚且有一大堆事,何况一个国家,天天都有闹心的事。
后来登上皇位,掌控东陈亿万生灵的未来,哪里还有心想男女之情。”
太后有些意外,这个娇生惯养的儿子,能想到这里,真是个皇帝的材料呢。
太后笑着夸了一句:“吾儿心系万千生灵,是当皇帝应有的胸怀,不错,不错。
既然暂时没有心情,再等等也行。
皇后如今只有一个儿子,还是有些势单力孤,再生几个孩子,地位就稳定了。”
皇帝也笑了:“母后,你还真是为皇后考虑,怕她中宫地位不稳,暂时不主张后宫进新人。
朕也是皇后的丈夫,孩子的亲父,自然希望他们母子平安。”
太后道:“前朝往事太久远,母后也说不准,不便置评。
只本朝开国以来,皇后位置稳固的,后宫与前朝都稳定。
皇后反复废立的,都会出现不稳定。
你与皇后是结夫妻,感情不错,皇后又是个能干懂事的,当婆母的也希望她好啊。”
皇帝细寻思一下,这话有几分道理,洛坤闱是个大气的,当皇后很合适。
这可是舅父和母后商量好,精心挑出的人选,他接触后也很满意。
如今儿子李尚快两岁了,很是可爱。
太后很喜爱这个孩子,成天去看,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