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调整赋税(3 / 3)

加入书签

孙俩常常牵着手散步。

太后还说,将来让二姨父顾廉当太子少师,专门教导小孙子的文学方面,又说让表兄王雷给小孙子当武师,教他一些武艺。

这意思很是明显,是把皇长子往储君的方向培养呢。

本来嘛,这是自己的嫡长子,只要身体和智力没有问题,当太子是名正言顺的人选。

到了这一年的腊月,岭南第一次上交赋税,钱、帛、粮、盐、糖都有,数量出了所有人的意料,这一道的税收,抵得上江南二道的赋税了。

蜀地也平稳了,剿灭了四十二处山匪,收拾了六股闹腾的蜀地大豪族,光缴获和没收这些人的资产,都够交两年的赋税了。

黔州那边通过谈判,也都安静下来,都在东陈国的治下,朝廷也不是不讲道理。

土人一听不征税了,也没那么大怨言了。

土司们想着,要是朝廷愿意用盐、糖、药物、书籍、文具,来换他们手里的稻米、茶叶、木料,也不是不可以,价格差不多就好了。

反正他们确实需要这些东西,朝廷主动送过来交换,还省了运费呢。

林家私下找到王右相,意思想让他们家的女孩进后宫,请王右相跟太后娘娘和皇帝提一提,看上头的意思。

王右相闻弦歌而知雅意,这是奔着妃位去的,林家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就是想通过联姻,逐步提高自家的地位。

太后听了袁夫人的话,叹口气:“嫂子,林家这些年一直跟着咱们的战车,算是自己人。

林家的女儿培养得不错,本来是想选一个年龄合适的进宫。

只是,广平为母妃和林家要好处,闹腾了几场,惹得哀家心里不痛快,就不让林家女子入宫吧。”

袁惜时心中暗暗叹气,广平公主这些年百事顺遂,有些飘了。

太后和皇帝知道你的好处,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你安排。

他们可以给,可你不能上赶着去要,这不是挟恩自重嘛,上位者都讨厌这样的行为。

一来,怕其他人家有样学样,有一些功劳就立竿见影地要好处。

二来,怕养成贪得无厌的习惯,他们给不起。

太后想了一下又道:“嫂子,跟你说句实在话,要是林家有意让孩子入宫,再等一等。

皇后是个好孩子,哀家选的,硬把人家拉入皇家的漩涡,心里上过意不去。

只要皇后不犯大错,她永远是皇后。

她现在只有一个儿子,有些孤单,再生一两个,哀家才放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