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七七和丈夫72(1 / 2)

加入书签

几年的冷战七七和阿斗陌生了,阿斗和七七没默契度了,那几年的冷战,像一场无声的霜,悄悄落在七七和阿斗之间。

起初只是几句拌嘴、一点误会,他们都以为冷一冷就会过去,谁料这一冷,竟把一个四季轮转拉成了整整三年。

第一年,他们还住在同一个屋顶下,却像两张错开的椅子,一个朝南,一个朝北。

清晨,阿斗趿拉着鞋去院里劈柴,斧头落下又抬起,“咚咚”

的闷响像敲在七七的太阳穴;七七在灶间熬粥,锅铲刮着锅底,一下一下,故意把声音搅得生疼。

饭好了,她盛两碗,一碗推到桌角,一碗自己端到门槛背对他蹲着吃。

柴烟和米汤的热气在空中相遇,却各奔东西,谁也不肯先低头。

第二年,他们开始分房睡。

老屋本就不大,一堵墙薄得像纸,夜里翻身,床板吱呀,墙那边的人就屏住呼吸。

七七把儿子的奖状贴在北墙,阿斗把新买的扳手挂在南墙,两件东西各自反光,却再也照不到对方眼里。

有一次,院子里的石榴树开了第一朵花,七七伸手去够,够不着;阿斗正扛着梯子经过,脚步顿了顿,石榴花却在他余光里簌簌地落了。

那天傍晚,七七把落瓣扫成一堆,堆在树根,像埋掉一句没说出口的“算了”

第三年,话越来越少,连沉默都失了默契。

儿子住校,周末才回来,屋里便只剩下他们两人。

电视成了唯一的背景音,七七看婆媳剧,阿斗调去新闻频道,遥控器在两人之间被推来推去,最后干脆关掉。

夜里下雨,风吹得窗棂啪啪响,七七起身去关窗,阿斗也同时伸手,指尖在黑暗中碰了一下,又同时缩回。

那一瞬的触碰,像两片枯叶擦过,带着凉意,谁也没敢停留。

日子久了,他们开始忘记对方的习惯。

七七不再记得阿斗吃面要加两勺醋,阿斗也不再记得七七怕冷,冬天要先把被窝焐热。

一次儿子回家,随口问:“妈,爸的腰还疼吗?”

七七愣了一下,才想起他去年扛稻谷闪了腰,那瓶活络油还躺在抽屉角落,标签都没撕。

阿斗在旁听着,手里剥蒜的动作慢下来,蒜衣碎了一地,像一层薄薄的愧疚。

最陌生的是眼神。

从前,七七一抬眼,阿斗就知道她是要盐还是要水;阿斗一皱眉,七七就懂他是腰疼还是心烦。

如今,他们隔着饭桌坐着,目光偶尔撞上,却像两束手电筒的光,直直地射过去,照见的只有一片空茫。

七七想:他眼里的我,是不是也老了、钝了、不可理喻了?阿斗想:她嘴角那道细纹,什么时候深成了沟?

直到那天,儿子把一碗热面端上桌,故意把两双筷子摆成个“人”

字,他们才现:原来三年的冷战,已经把“我们”

拆成了“我”

和“你”

默契不是没有,而是沉到了冰层最底下,得先砸开冰,才能听见水声。

儿子懂事,在阿斗和七七中间促和

给七七买了金耳钉,他奶给阿轩的钱也给七七了,

教阿斗玩手机,帮阿斗干活,给阿斗买吃的,儿子是真的懂事,像一根细细的线,悄悄把七七和阿斗这两块冰一点点缝起来。

他先跑去找七七,揣着阿斗这些年不肯说出口的心思,挑了对小小的金耳钉——不是多贵,但亮亮的,像把“我还在意你”

这句话挂在了七七耳垂上。

七七对着镜子转了下头,没说话,眼圈却先红了。

他又把奶奶塞给他的钱——那本来是给阿轩的——一分没留,全塞到七七手里:“奶说,天凉了,你给自己买件厚的。”

七七攥着那叠旧旧的钞票,指尖白,像攥着一整个迟到的拥抱。

转头,儿子就去磨阿斗。

阿斗嘴笨,手机只会接打电话,儿子就蹲在他身边,一点点教:“长按这里,可以语音;点这个小笑脸,就是表情……”

阿斗皱着眉学,像学一门新方言,错了就啪地拍自己脑门,儿子也不恼,只把热茶往他手边推。

傍晚干活,阿斗扛袋子,儿子偏要抢一半:“我小,可我腰好。”

一袋袋玉米码成小山,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影子先和好了。

夜里,儿子又骑小电驴去镇上,拎回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一碗给阿斗,一碗给七七。

他把面塞到阿斗手里:“辣的,你不是说冬天吃一碗就暖和?”

再小跑到七七门口,把另一碗高高举起:“不辣,给你挑了香菜。”

面汤冒着白汽,像连夜里的寒气都被劝退了。

就这么来来回回,儿子像颗小石子,在冰面上连跳三下——咚、咚、咚——裂纹就悄悄爬满了整个冬天。

七七和阿斗为了儿子,又重新振作起来,那一晚,儿子把面碗放在门墩上,搓着冻得通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