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风不起时火自燎原(3 / 3)

加入书签

>

一匹快马,从远处飞驰而来,马背上的信使,神色焦急,一路狂奔,直冲宫门……

信使翻身下马,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水,急匆匆地跑到李承乾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殿下,岭南……岭南……”

“岭南怎么了?”

李承乾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信使深吸一口气,语气颤抖:“岭南急报!

当地现一座……伪装成寺庙的地下冶炼厂!”

李承乾瞳孔猛然收缩,他一把抓住信使的胳膊,声音低沉:“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信使被李承乾的眼神吓了一跳,连忙重复道:“岭南急报!

当地现一座伪装成寺庙的地下冶炼厂!”

李承乾缓缓松开信使的胳膊,脸色变得铁青。

他抬头看着天空,

这仅仅只是巧合?还是说

岭南的加急文书,像一枚烧红的烙铁,烫在李承乾的心头。

一个月,整整一个月,本以为长安的蓝焰已经燎原,谁知岭南又冒出个地火!

信使带来的,不只是一份急报,还有一枚冰冷的铜印。

那铜印之上,赫然刻着一个字——“曌”

李承乾握着那枚铜印,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仿佛握住了一条蛰伏的毒蛇。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武媚娘那张清丽却又深不可测的脸庞。

那个曾经在东宫小心翼翼的侍女,如今,已经露出了她锋利的獠牙。

良久,李承乾突然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玩味,一丝欣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

“她终于不再藏名字了。”

他低声喃喃,将铜印紧紧攥在手心。

窗外,一道春雷炸响,震得窗棂嗡嗡作响,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李承乾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支狼毫,饱蘸浓墨,在已经写满的《火政纪要》末页,缓缓添了一句:“火者,民之炊,国之脉,亦权之争。

善驭者昌,妄用者亡。”

搁笔时,他目光投向遥远的南方,那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

那里,一个女人,正在用她独特的方式,点燃另一场燎原之火。

“殿下,您看这岭南”

李承乾将目光从南方收回,转过身,对着面前的信使意味深长的说道,&0t;传朕口谕,就说“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