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皇太极称帝3(2 / 2)
,谨以玉帛牺牲,粢盛庶品,备兹禋祀,祗告上帝(太长了就不放出来了想看的可以去搜)”
祭文毕,皇太极亲执玉圭,行三献礼,先献玉帛,内侍将精美的玉器和丝绸奉上祭坛;其次献酒醴,皇太极亲自将美酒洒在祭坛前;最后献太牢,牺牲的鲜血缓缓流入祭坛前的沟渠。
整个过程中,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礼成,皇太极面向万众,声如洪钟:
“朕承天眷命,统摄万邦,征服朝鲜,统一蒙古,获传国玉玺,今改元崇德,国号大清,自即日起,奉天承运,君临天下!”
多尔衮率先跪拜:“臣多尔衮,恭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愿吾皇德配天地,威震寰宇!”
巴达礼代表蒙古各部:“蒙古四十九部,愿永世臣服大清皇帝!
长生天保佑大清国祚绵长!”
耿仲明和范文程率领汉官:“吾皇万岁!
大清国祚永昌!
愿皇上早日一统天下,救民水火!”
清军齐声高呼,声震云霄,皇太极缓缓坐上金交椅,接受百官朝贺,这一刻,阳光正好照在他身上,仿佛真命天子降临。
礼成之后,皇太极颁布第一道圣旨:
“自今日起,废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望满蒙汉一体,共襄盛举!
凡我大清子民,不论满蒙汉,皆享太平!”
是夜,皇宫大宴,乾清宫内灯火通明,歌舞不绝,皇太极特意将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豪格、巴达礼、耿仲明、尚可喜召至跟前。
“今日朕能登基,全赖诸位辅佐。”
皇太极举杯道:“十二弟、十四弟,你们征战四方,功不可没,此次西征获得传国玉玺,更是立下不世之功。”
多尔衮按着还在呆的阿济格急忙跪倒:“臣弟不敢居功,若非皇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臣弟怎能建功?全赖皇上圣明!”
皇太极又看向豪格:“你能大义灭亲,朕心甚慰,但切记,为君者当以仁德治国,不可一味用狠。”
豪格冷汗直流:“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定当宽严相济,不负父皇期望。”
巴达礼献上九白之贡:“皇上,蒙古各部愿世世代代效忠大清!
这是各部进献的白驼、白马各九匹,象征蒙古各部永世臣服!”
耿仲明(尚可喜)也表忠心:“天佑、天助两军誓死效忠皇上!
愿为皇上训练精兵,铸造火器,助皇上早日平定中原!”
注:(尚、耿二人并不是八旗,历史上直到三藩之乱后他们的后人才编入八旗此时是和蒙古一样的外藩)
乌真哈昂邦章京佟养性也说道:“八旗汉军永远效忠皇上为陛下征战四方。”
皇太极满意地点头:“好!
今日我们满蒙汉大臣齐聚一堂,共创盛世。
来,满饮此杯!”
待众人退下后,皇太极独自站在清宁宫最高处,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盛京城内万家灯火,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
范文程悄声上前:“皇上还在想今日登基之事?”
皇太极意味深长地说:“范先生,今日朕虽然登基,但是统一之路还任重道远,传朕旨意,加紧训练八旗,特别是乌真哈有了耿仲明带来的洋匠和火炮瞄准方法,让炮兵赶紧学会,另外让工部加紧铸造更好的大炮,来日进军中原,还需依仗他们。”
“皇上圣明。”
范文程躬身道,“不过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巩固内部,今日改制,难免有人心怀不满,特别是那些八旗内的老顽固。”
皇太极冷笑:“不满?莽古济的人头还在城楼上挂着,朕看谁敢不满!”
这时,内侍来报:“皇上,朝鲜使者送来降表,愿永世称臣,岁岁来朝。”
皇太极展开降表仔细观看,忽然问道:“明国那边有什么动静?”
“回皇上,听说十余万流寇在刘处直率领下离开陕西进入河南,明国官兵粮饷不足又疲于奔命。”
皇太极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好!
让他们自相残杀去吧,待我大清准备妥当,便是入主中原之时!
范先生,你要密切关注中原动向,特别是那个刘处直我总觉得他日后会是我们大敌。”
"
臣遵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