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幕府争辩(1 / 4)
崔澄站出来,他的声音清晰而响亮,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先是将郭澄亲信昨夜接手东城关防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仿佛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而现在终于被他揭露了出来。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他将领们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们的目光不时地落在郭澄身上,显然对这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崔澄见状,心中暗喜,他继续说道:“大家想想看,崔磊为什么会突然失踪?而就在他失踪的当晚,郭澄总管的亲信却接手了东城关防,这难道只是一个巧合吗?”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暗示,让人不禁联想到崔磊的失踪和郭澄总管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接着,崔澄更进一步,将崔磊的失踪与突厥奸细联系在一起,他说:“本将军甚至怀疑,幕府亲信可能和突厥勾结,崔磊的失踪很可能就是他们的阴谋!”
这番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的议论声愈激烈起来。
郭澄站在一旁,气得面色铁青,他怎么也想不到崔澄竟然会如此无耻,倒打一耙,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他的身上。
郭澄怒视着崔澄,恨不得立刻冲上去给他一个耳光。
然而,他知道在这种场合下,冲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他强压着怒火,决定先把崔澄的指控澄清。
“诸位将军,”
郭澄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崔澄所说的这些完全是无稽之谈!
幕府亲卫与突厥人毫无瓜葛,更不可能与他们勾结。
至于崔磊的失踪,我也是刚刚才得知,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他的解释并没有让众人完全信服,毕竟崔澄的话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郭澄意识到,要想彻底消除大家的疑虑,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解释。
就在这时,崔澄突然提出要在城内搜寻崔磊的下落。
这个提议看似合理,但郭澄立刻察觉到了其中的险恶用心。
他知道,崔澄这是想借机在城内制造混乱,给突厥人创造攻城的机会。
郭澄心想,无论如何不能让崔澄得逞。
他连忙说道:“城内搜寻当然可以,但必须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不能让敌人有机可乘。
而且,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加强城防,抵御突厥人的进攻,而不是在城内自乱阵脚。”
郭澄的话得到了一些将领的认同,他们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然而,崔澄却不肯罢休,他坚持要立刻展开搜寻行动。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场面一度陷入了僵局。
“来人!”
随着郭澄的一声高喊,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着,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门外的守卫显然对这声呼喊早有准备,他们迅推开门,让郭澄的几名亲卫大步走了进来。
这些亲卫们步伐整齐,气势威严,他们身着黑色的铠甲,手持锋利的长枪,给人一种无坚不摧的感觉。
“参见总管!”
亲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
郭澄坐在桌前,他的脸色阴沉,眼神犀利地扫过每一个亲卫。
“昨日夜里,你等何人接手了东城关防?”
郭澄的声音冰冷而严厉,让人不寒而栗。
一个身体魁梧、眼睛有神的亲卫站了出来,他向前迈了一步,抱拳回答道:“回禀总管,是属下擅自接手的城东关防,还请总管责罚!”
郭澄的眉头紧紧皱起,他的面色变得更加阴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
“城防统领,事关整个朔方城的安危,你岂敢擅自行事!”
郭澄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带着一丝怒意,“我且问你,城东统领崔磊校尉人在何处?可是你将其囚禁了起来?”
大帐内的众将领们,此刻都将目光集中在正在对话的两人身上,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
他们看着郭澄的一举一动,原本对他的疑虑在崔澄的暗示下渐渐消散,但与此同时,对于郭澄手下亲卫擅自接手东城关防一事,却又产生了深深的怨恨之情。
毕竟,如果每个人都像这个亲卫一样行事,那他们岂不是随时都有可能被总管幕府的亲卫夺走兵权?想到这里,众将领们的脸色都变得有些阴沉。
面对郭澄的质问,那名亲卫却显得异常镇定,毫无惊慌之色。
他不紧不慢地向郭澄回禀道:“昨夜属下奉命巡查各城,途中偶然现了突厥细作的踪迹。
属下当机立断,率领手下暗中跟踪这些细作,经过一番观察,现他们有从东城门出城的迹象。
于是,属下决定先一步赶到东城门,准备与崔磊校尉一同将这些突厥细作拿下。”
说到这里,亲卫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然而,当属下赶到东城门时,却被告知崔磊校尉酉时后便去了勾栏,并未在城门值守。
为了防止突厥细作趁机逃脱,属下在紧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