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0章 于伟正陷入两难,丁洪涛组织开会(4 / 5)
的一切准备工作!”
他特别加重了语气:“命令他们,必须立即、彻底、无条件地疏散泄洪预案划定的区域内所有群众!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这是死命令!军令如山!党纪无情!必须保证每一个群众的生命安全!出了问题,市委拿他丁洪涛和李朝阳是问!”
“第二,”于伟正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泄洪本身也是个技术活,不是简单挖开就完事。要选择对下游影响最小、泄流效果最好的地点,要控制泄流量,避免造成新的灾害。连局长,你是水利专家,如果真的到了不得不泄洪的那一步,由你亲自带队,迅速赶往东洪县马关乡,现场指导泄洪作业!”
最后,于伟正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说:“关于最终的泄洪时间点,等待我的直接命令。这个命令,将由我根据上游水情、降雨情况和城区堤防的险情,综合判断后直接下达给你来执行。不需要再经过市委常委会或者市政府常务会讨论,”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深邃,“也不经过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由我一人下达。”
这番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这个天大的责任,由于伟正这个市委书记一肩扛了。他不希望这个决定经过过多的讨论环节,以免贻误战机,也更不愿意让更多的同志分担这份沉重的政治风险。
布置完这一切,于伟正似乎耗尽了力气,他朝李尚武摆了摆手,声音低沉地说:“老李,把你的打火机留给我。外面抢险指挥,就交给你们几个了。你们都出去忙吧,让我一个人在这里静一静,想一想。”
李尚武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放在桌上,和连心、令狐云超、常明超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几人无声地退出了帐篷。林雪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手电筒轻轻放在于伟正手边的地图旁,也悄悄退了出去。
暮色沉沉,帐篷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外面哗啦啦的雨声、隐约传来的抢险号子声,以及于伟正沉重的呼吸声。
于伟正点燃了李尚武留下的火机,又点着一支烟,然后坐在椅子上,对着铺开的地图,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在等待,等待上游的水情出现一丝转机,等待雨势能奇迹般地减弱,也在等待……或许某个地方能“自然”地决口,替他做出这个艰难的选择。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和煎熬。
下午六点钟的光景,我和县水利局局长韩冰,带着一队人,还在马关乡与二官屯乡交界处那段大堤上忙活。县里这次准备的防汛物料倒是充足,沙袋、木桩堆得像小山。二官屯乡党委书记潘保年亲自带着乡里的干部和党员守在堤上,指挥若定。忙活了一整个下午,这段先前被标记为风险点的堤坝,总算被我们用沙袋层层叠叠地加高加厚了不少,初步有了些规模,看上去心里踏实了些。
正和韩冰指着河水讨论着水情,就见县委办的一个年轻同志,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堤顶的泥泞,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他看到我,也顾不上擦把汗,急忙报告:“李县长,可算找到您了!市委来了紧急命令,县委丁书记指示,要求我们马关乡、二官屯乡还有邻近几个乡镇,立刻组织群众转移!”
韩冰局长一听,眉头就皱紧了,马上追问:“转移?为什么要转移?是咱们马关乡这段大堤出什么问题了吗?”他负责技术,自然最关心堤防的安全状况。
来人喘着气回答:“韩局,大堤目前看没啥大问题。我刚从那边过来,水位虽然还在涨,但离堤顶还有一米左右。加上咱们不断加固,堤防现在看还是稳固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了上来。我沉声问道:“是谁下达的转移命令?”
“是市委的指示!”来人语气肯定,“丁书记已经赶到马关乡大院了,正要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丁书记让我通知您,务必尽快赶到乡里开会。”
听到这里,我基本明白了。市委这是把马关乡当成了预备泄洪区了。我立刻对身边的潘保年说:“保年同志,这个点位就交给你了,务必守住,不能出任何纰漏。”接着我对韩冰和身旁的办公室主任韩俊说:“情况紧急,天还没黑透,我们得马上赶到马关乡大院去。”
潘保年看了看泥泞难行的道路,指着堤上一台正在卸货的拖拉机说:“李县长,从这儿到乡党委大院少说也有十来里地,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