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沧海横流显本色,万众一心扛洪水(4 / 5)
其他人,“但我们也要有底线思维,要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充分的准备。如果,我们投入了全部力量,二道拐最终还是没能守住呢?那个时候造成的瞬时冲击和混乱,损失会不会更大?我还是那个意见,必须设置安全阀!在必要时,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区域进行分洪,以保全大局啊!”他没有明确说哪里是“合适的区域”,但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目光或多或少地瞥向了地图上游的东洪县方向。
王瑞凤深吸一口气,接过话头,语气变得更为审慎和专业:“于书记,从纯技术角度和损失控制原则分析,如果……如果事态真的发展到那一步,需要在上下游之间做出取舍……那么,东洪县境内,特别是马关乡以下的部分区域,从地形、人口密度和堤防现状来看,可能是……可能是相对可行的选择。那里地势低洼,村落相对分散,再加上有水库……,理论上能够承受住冲击,避免造成全线崩溃的灾难性后果。”她的话尽量委婉,但冰冷的现实已经摆在了桌面上。
张庆合说道:“水库?连局长,水库怎么样,到底能不能用?”
连心正搓着下巴,听到张市长点名才反应过来马上说道:“不建议啊,这个水库毕竟只是中小型水库,其实从目前的水量来看,意义我看不大啊!”
李尚武眉头紧锁,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里挂着他那个外壳磨得发白的古铜色煤油打火机。他开口道:“东洪县?刚刚东洪县委丁洪涛报,李朝阳他们带着群众在堤上守了一整夜了!刚才通讯时断时续,反馈的情况是他们那边压力也巨大,但干部群众士气很高,还在拼命加固。我们这边要是顶不住,却要让他们那边……这让基层的同志怎么想?恐怕要寒了人心啊!而且,转移群众的工作量巨大,时间紧迫,万一出点纰漏……”
于伟正沉默了片刻,从兜里摸出烟盒,抽出一支“红塔山”。烟盒外的塑料膜保护了香烟,但火柴已经湿透了。他看向李尚武。李尚武立刻反应过来,掏出那个煤油打火机,“啪”一声打着火,为于伟正点上。
于伟正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缓缓吐出,缭绕在他沉思的脸庞前。“尚武同志这个打火机,有些年头了吧?齿轮都磨平了。”他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稍稍缓解了一下过于紧张的气氛。
李尚武脸上露出一丝憨厚又略带复杂的笑容:“书记好眼力,用了好些年了,顺手。算是我儿子给我买的,带在身上啊,是个念想。”
于伟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哦,对,想起来了,你女婿……也是个好小伙。”他巧妙地将话题带过,避免触及李尚武的家事细节,随即神色一正,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同志们的意见,都是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都有道理。庆合同志强调坚守,是基于政治责任和对群众的高度负责;瑞凤同志考虑预案,是基于科学防控和损失最小化原则;尚武同志顾虑基层反应,是从干部队伍稳定和执行力层面出发。这很好,说明我们班子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停顿了一下,用夹着烟的手点了点地图,做出了决断:“但是,作为东原市的市委书记,我必须对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总责啊。综合大家的意见,我的意见是:第一,保二道拐,由尚武同志和云超同志任现场总指挥,集中全市能调集的一切力量、物资、设备,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加固二道拐险段!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技术给技术!这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没有价钱可讲!第二,”他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张庆合和王瑞凤,“立即命令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会同相关区县,特别是东洪县,基于最坏情况,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泄洪转移预案。预案要具体到每一个村、每一个组、每一户、每一人!确保一旦……我是说万一,需要执行预案,能够做到迅速、安全、有序转移,坚决杜绝人员伤亡!这不是动摇军心,这是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体现,也是对前线抢险的干部群众负责!”
他看向李尚武和常云超,语气严肃:“尚武同志,云超同志,二道拐就交给你们了!驻军和武警都已经是到位了,都说了,前线防指有你统一指挥,抢险啊你们是专业的,我不添乱,我和老张,瑞风就负责给你们站台,我就在指挥部,需要协调什么,直接找我!另外,瑞风啊,电话线必须马上迁过来!”
王瑞凤道:“书记,正在布线了,很快就能假设好……!”
李尚武看了眼于伟正,说道:“书记,我和云超,与部队的领导去碰个面!”于伟正点头之后,两人神情凝重地快步走出帐篷……。
于伟正又看向张庆合和王瑞凤:“庆合同志,瑞凤同志,我们分一下工。庆合同志,你呀回市里去,你和我们不一样,你熬不住的,坐镇市防指,统筹全局信息、物资调配和后勤保障,确保前方需要什么,我们就能以最快速度提供什么,没必要所有人都顶在这。瑞凤同志,既然你不愿在办公室,就和我一起吧,检查低洼地带和可能受影响的区域,检查群众转移预案的落实情况!动作要快,但要稳妥,注意工作方法,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张庆合还要说什么,于伟正道:“老张,家里不能没人,在这里指挥不行啊,信息不对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