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于伟正推心置腹,魏昌全交代线索(2 / 6)

加入书签

财政局去的。”于伟正笑了笑,带着几分自嘲,“我要是真为了个人那点心思,想安排你,何必把你放到财政局这个烂摊子?多少清闲又实惠的位置不好安排?市政府办公室当个主任不舒服吗?我是从政治层面考虑业务问题啊,是从大局出发需要一个信得过、压得住阵脚的人去稳住钱袋子。”

于伟正说完,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又问道:“怎么样?你去财政局也快半个月了吧?工作局面打开得怎么样?”

赵东调整了一下坐姿,汇报道:“书记,各方面工作目前看还是在有序运转,面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确实如您所料,市财政局里,方建勇局长的影子我看并不重,很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还是前任局长罗明义时期定下的老规矩。财政局一把手的权力非常集中,几个分管副局长,实际上能拍板的事情不多。”

于伟正点点头,说道:“赵东啊,你到财政局后,之所以感觉工作还能推得动,局面没有一下子僵住,并不是因为你赵东个人有多大能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身上还带着组织部的光环啊。这话可能不太中听,但事实如此。离开了你多年在组织部门积累的那点威信和关系,或者说离开了我吧,换个普通干部上去,很可能根本立不住。财政局不是一般的单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初钟毅力主让李朝阳去东洪当县长,明显是拔高了使用,但李朝阳去了之后,偏偏就能打开局面,这里面,他爱人邓家的背景,是起了绝对作用的。这个我们不能不承认。”

赵东点头道:“书记,是啊,您说的我很认同。”

“周海英嘛,也是类似的情况,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但人最怕的,就是错把平台当本事,错把背景当成了自己的能力,觉得有个当过省级领导的父亲,在东原就可以为所欲为,忘记了现在有严格的退休制度,副省级如何?正部级又如何?到了年龄,一样要退下来。退下来之后,那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才会让人清醒。人啊,就是这样,当别人都不把你当回事的时候,你得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当别人都把你当回事的时候,你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于伟正只有在赵东和贾彬面前才会如此剖析利害、点明关键。就算是对于市委、市政府班子的其他成员,他通常不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露骨。

于伟正继续说道:“赵东啊,我再问你啊,你在临平县当副书记的时候,有没有真正下到田间地头,看过老百姓怎么种地?”

赵东马上回想起在临平工作的岁月,那些老实巴交的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顶着烈日砸土坷垃,黝黑的皮肤,粗糙得像树皮一样的手,被扁担磨得通红的肩膀,以及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的情景历历在目。

赵东诚恳地说:“书记,临平县是农业大县,我虽然自己没有直接参与过重体力农活,但经常下乡,亲眼看到农民的日子确实过得很艰难。”

于伟正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幸亏你还能说出‘农民的日子过得很艰难’这句良心话啊。我是农村娃出身,不像你们很多是城里长大的干部子弟。我小时候,天不亮就得跟着我爷爷,拎着粪筐、拿着粪叉,到村路、河滩上去捡牲口粪便。捡粪干什么?为了攒肥料,为了挣几个公分多打几斤粮食。那时候,村里有些老人,四五点钟就起来了,就为了能多捡点粪。图啥?不就图秋后多收那么三五斗吗?你再看看现在,都九十年代了,咱们东原的老百姓,种地就都舍得敞开了用化肥了吗?没有!化肥价格还是高啊!像魏昌全这种王八蛋,就是趴在农民身上吸血!你说,对这种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的人,我不下狠手处理,能对得起东原的父老乡亲吗?”

赵东说道:“书记,这个,这个魏昌全的涉案金额上,可能没这么高吧!”

“我把话放在这里,魏昌全个人是贪了四百万还是四十万,他给东原农业造成的损失、给东原农民带来的伤害,不是简单用经济损失能衡量的!老百姓知道了,背后是要戳我们脊梁骨的!中央那么多好的政策,到了个和气,很少说重话。现在坐在市委书记这个位置上,有时候看到这些情况,天天想着打人!”

于伟正越说越激动,用手指关节叩了叩桌面:“赵东,你回去把我的原话带到了:谁要是再敢为魏昌全的事情来找你说情、打招呼,不管他是什么来头,我于伟正绝不答应!别说周海英,就算是周海英的父亲,鸿基秘书长亲自来了,这个面子我也不会给!为什么?因为我要是顶不住这些压力,我就不配当这个市委书记,我就不敢搞这个改革!既然坐了这位子,搞了改革,我就做好了承担一切、哪怕粉身碎骨的准备!”

于伟正手中的香烟已经燃到了尽头,烫到了手指。他下意识地一松,烟头落下。赵东反应快,赶忙将茶几上的烟灰缸拿过去,十分自然的捡起来了掉落的烟头。

于伟平定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赵东啊,你现在再看看,你说这个迎宾楼,它还应该、还能够像以前那样开下去吗?咱们很多群众,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就挣个七八百块钱。可迎宾楼一顿饭,吃掉国家几百上千块!我没有当场就下令彻底查封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