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九百粟的温度 孔子的分济哲学(5 / 6)
宋熙宁年间,政府设立“和剂局”
,统一制作和出售药品,价格远低于市场,让普通百姓能买得起药。
这种做法,与常平仓调节粮食价格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政府干预,确保必需品的公平分配。
?
明代的“惠民药局”
更进一步,不仅售药,还提供免费诊疗。
《明史?职官志》记载:“惠民药局,府设提领,州设官医,县设医官,凡军民之贫病者,给之医药。”
这种对贫病者的特殊照顾,与原思给孤寡老人分粟的做法一脉相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
?
当代医疗改革强调“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实现医疗资源的“分济”
,让优质医疗资源不再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而是惠及更多普通百姓。
?
十六、分济中的信任机制:从乡约到契约?
原思分粟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邻里乡党之间的信任。
在传统社会,这种信任基于“乡约”
——村民共同制定的行为规范。
明代王阳明在南赣推行的“南赣乡约”
,规定“同约之人,凡有缓急,皆须相助”
,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为分济提供了保障。
?
在山西平遥古城的“日升昌”
票号旧址,保存着一份清代的“互助契约”
:“凡入股商户,每季提取利润的十分之一作为互助金,遇有商户经营困难,可申请互助金周转。”
这种基于契约的信任,比乡约更具约束力,是分济思想的制度化展。
?
现代社会的信任机制更加复杂,需要法律、道德、制度共同作用。
在慈善领域,“信息公开”
是建立信任的关键,通过公开捐赠资金的使用情况,让捐赠者放心;在社会保障领域,“公平公正”
是信任的基础,通过严格的审核、公示制度,确保资源分配给真正需要的人。
只有建立健全的信任机制,分济才能持久有效。
?
十七、分济思想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启示?
企业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占有者,也应践行分济思想。
春秋时期的商人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被后世称为“商圣”
。
他的做法体现了“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的理念,与孔子“分济哲学”
相呼应。
?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csr)运动,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还要关注员工福祉、环境保护、社区展等。
例如,有的企业为贫困地区修建公路、学校,有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有的企业投入研环保技术。
这些做法,既提升了企业形象,又促进了社会展,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
孔子的分济思想告诉我们,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更在于如何使用财富。
像原思那样“受之有道,用之有方”
,将企业资源用于改善民生、推动进步,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展。
?
十八、分济与个人修养: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分济思想不仅是一种社会伦理,也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
原思的清俭是“独善其身”
,分粟是“兼济天下”
,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君子人格。
《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递进关系,正是这种修养的体现——从完善自身,到治理家庭,再到服务社会、天下。
?
在宋代,“士绅”
阶层将这种修养推向实践。
他们在乡中设立义仓、义学、义庄,既践行了分济思想,又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境界。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名句,正是这种修养的写照。
?
现代社会的个人,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方式践行分济思想。
哪怕是微小的行动,如给邻居帮忙、为社区做义工,都是“分济”
的体现。
正如原思分粟从身边做起,个人的善举汇聚起来,就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
?
十九、分济哲学的未来展望:科技赋能下的新形态?
随着科技的展,分济思想将呈现出新的形态。
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慈善捐赠更加透明,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可追溯;人工智能可以更精准地识别需要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