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集 畜牧兴旺(3 / 3)
今才算真正明白——牧场的肥料养肥了农田,农田的粮食又变成了牧场的饲料,这样循环下去,日子怎能不红火?
冬日来临,渭水结了冰,岸边的草木都枯了。
牧场里的牲畜都住进了温暖的棚舍,棚舍里铺着厚厚的干草,墙上还挂着挡风的麻布。
赵宕和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火塘里烧着木柴,出“噼啪”
的声响。
赵宕手里翻着官府新送的《畜牧要术》,竹简上的字被火塘的光映得格外清晰。
王氏坐在一旁织布,织布机出“咔嗒咔嗒”
的声音,赵稷则在一旁磨着小刀,准备明年开春用。
“爹,明年我想跟郭翁学兽医。”
赵稷突然开口,眼里满是坚定,“郭翁说,学好了兽医,就能治好牲畜的病,咱们牧场的牲畜就再也不怕生病了。”
赵宕放下竹简,摸了摸儿子的头,点了点头。
他想起三年前刚接手牧场时的忐忑,那时候他连战马都不敢靠近,如今看着兴旺的牲畜、满仓的饲料、往来的商客,还有农户们丰收的喜悦,心里满是踏实。
渭水的水流淌不息,岸边的牧场生机勃勃,这兴旺的畜牧业,就像一悠扬的牧歌,唱着秦地的丰饶,也唱着百姓的好日子。
开春后,官府又传来消息,要在汧县再建两个牧场,还会从西域引进良种羊——那种羊个头大、产毛多,比本地羊好养活。
赵宕站在牧场的高坡上,望着远处正在平整土地的工匠,春风吹在脸上,暖暖的。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奔跑,听到了农畜协同展的欢歌。
夕阳西下,渭水被染成了金色,牧场里的牲畜都回了棚舍,远处传来牧民们的歌声。
赵宕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草木的清香和牲畜的气息。
他知道,这秦地的牧场,定会在官府的扶持下,迎来更兴旺的年景,这渭水畔的牧歌,也会越唱越响亮。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