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影雀(3 / 4)

加入书签

大劫中每一重要人物的亡失案卷宗。

裴矩都仔仔细细的一遍遍看过,特别是那些非常重要人物的。

比如,有着皇族血脉的人。

皇叔,皇子,皇孙;亲的,远的,好的,坏的……

再比如,对朝廷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的人。

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千牛备身宇文皛(xiǎo)、梁公萧矩、通议大夫代行给事郎为许善心……

然而,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来什么蹊跷,哪怕是老于案牍的阴谋之王、大隋之狐裴矩。

裴矩发现,白鹭寺内外侯们整理的人员亡失记录,一卷卷都有着非常清晰、严谨的证据、路迹和过程,每一个人都有着其必死的客观因由。

所有的案卷,都在证明一个铁一样的事实。

忤逆的人无比狡猾残忍,遇害的人何其不幸无辜;再完美的计划也只是计划,再厉害的策神也不是真神!

一句话,江都之祸,一切皆为天意!

或许,皇帝的这些叔叔、儿子、孙子,因为并不能总和广皇帝夫妇、南阳公主一起住在江都城内的内宫城,并且又是宇文逆贼们重点盯防和势必剪除的对象。

所以,他们的死,似乎是难逃的。

至于他们的那些替身们,也不能时时都在左右、时时都在使用。

如果那样,这替身也就百分百会暴露!

替身,总在关键时刻使用,但他们这些人的替身,却全部掉了链子!

这就是偶然!

至于那些大臣们,自不必说其死因蹊跷什么的。

有的,参加虞世基大寿,赶巧了,被一锅端,便没逃脱最早一波流!

比如,像裴蕴老头儿。

有的,自己奔着死的。

像许善心这样的,他自己甘当强项令,自寻死路、针砭时弊、对抗显忠诚的,也是一波流!

还有的,还有直接被逆军盯上,叛乱当夜,被围堵抄家、屠戮追杀的,亦是一波流……

替身,都没时间和机会用。

自己的替身呢?

裴矩使劲的想,但总想不起来那个长伴左右的影子,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当然,卷宗中是没有像他这样幸运逃生者的记录。

“有点儿可惜啊,怎么能没有活着的人的记录呢?”

裴矩似乎忘了,这是江都逆案亡失人卷宗,本来就没有他自己的。

真的,这些卷宗显得完整,完整的太合理了!

但是……

对于裴矩这种人来说,天生不会对太合理的东西表示苟同。

太合理,等于太完美。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太完美的东西!

太完美,就是没有问题,没问题就是绝对,而绝对可是大有问题!

这些所有都找不出丝毫疑点和问题的案卷,就是妥妥的存在大问题的案卷!!!!

直觉告诉裴矩,有人或者力量在刻意地进行掩盖谋逆案背后的真相!

对,刻意。

至少,案卷表面上的宇文谋逆案,只是一场由宇文智及主导的一场临时起意的闹剧。

是吗?

呵呵!

这场浩劫背后,应该还有其他异常神秘而恐怖,但却起着决定作用的力量存在。

这股力量,恐怖到能够掩盖真相、抹掉任何与之相关线索!

伴随着接触到的案卷越来越多,阴谋家裴矩的心里也变得越来越心惊,也越来越笃定。

他,或他们,都是谁?

第一重,裴矩最能想到,那就是广皇帝。

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饿狼,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江南之行,就是一局,是文皇帝除石计的延续。

以己为局,引人入之,然后利用战争和意外,搬掉巨石、顽石,为打大隋的未来之路铺就一条坦途!

帝王之术,没毛病!

这很文皇帝、广皇帝!

他们父子二人,一贯以来就是用此计对付政敌和世家。

江都宫变,真的,很可能……仍然就是如此!

每每推演至此,裴矩便会一下子三花聚顶、大汗淋漓、魂飞天外……比射!

那一刻,裴老爷子对皇帝的敬仰之情,便总会如犹如滔滔之水汹涌……蜜汁崇拜!

广,真偶像啊,这是所有阴谋家的!

记忆中英气勃勃、才华横溢、睥睨天下、雄心大略的广皇帝,现在,已经彻底黑化成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铁石心肠、疯狂成魔、恐怖如斯的老硬币!

想想,什么风烛残年、举止乖张的老皇帝,年少体弱、不懂世事的皇太孙,荒淫无度、不得人力的皇子,烽火连天、叛乱丛生的天下,蝇营狗苟、奸佞当道的朝局……

这一切,特么全都是假象啊!

引蛇出洞,欲取先予,聚而歼之,以达除石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