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影雀(2 / 4)

加入书签

门口棒杀数位阻拦大臣的那一幕幕惨剧,裴矩可是记忆犹新。

再说了,广皇帝南下江都,真的是为着散心?

那些江南世家大族头领、文坛领袖、僧道高人,皇帝无不是硬撑着病体日日去和他们盘桓、笼络。

联姻,封赏,许诺……这可全都是为了江南的稳定和拉拢。

谁能想到,江南反王之首杜伏威,竟然成了皇帝忠犬?

如此,广皇帝真的是一个病入膏肓、意气消沉的颓废之主?!

不,病了的皇帝,将死的皇帝,那也是一头随时可以噬人的龙!

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才是臣之道。

皇帝南行的内保之事,自从被卫王杨子灿亲自接手之后,就变得越来越神秘、繁琐、严密。

令人发指,闻所未闻。

小到饮食起居,大到朝觐问对,一项项苛刻的防护、检测、查验、演习……其手段层出不穷。

江都之行,可算让裴矩开了眼界。

那各种各样的内保新花样,让裴矩这个俗称天下第一的间谍头子都感到咋舌。

什么多层防御、贴身卫保、替身掩护、外圈卫保、定点实控、随机巡验等;再什么近卫组队、严选突训、编队临调等;还有像什么危机管理预案、特情处置演习……

大隋的内保之事,从来没有达到过像如今这般高度和水平。

体系,标准,预见,快速,高效!

很显然,这一切,都出自卫王杨子灿之手!

裴矩都想不出来,那些方式、手段,年轻的王爷都是如何一个个想出来的。

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这些东西,新鲜而高效,处处透露着鬼斧神工、惊才绝艳的神思。

就像他搞出来的那个,名扬北漠塞外、威震大江南北的全新一军——骁果卫!

至于大总管任上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纲行策,一个个都犹如神来之笔,卓有成效,成绩斐然。

杨子灿,就是天生的军事、治政、阴谋大家……是大隋罕见全才!

真不负他所承其外公封号——国祚之卫!

所以,怪不得皇帝一家对他是真宠、真爱、真信、真用。

所以,仅仅从这内卫密保之事的人事变动就可以看出,皇帝对于杨子灿和萧瑀,特别是杨子灿的信重和偏袒。

反过来也证明一件事,裴矩他这个大隋黄门侍郎——大隋谍王,失宠了!

可能怨谁呢?

说实话,也绝不能怨皇帝厚此薄彼。

裴矩心里可清楚,自己自从跟着皇帝从雁门关归来、再到南下江都,他自己就已经变了。

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忠诚,失去了操守。

胆小如鼠,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唯唯诺诺,得过且过!

那时候,政事堂的大权,都在裴蕴、虞世基之手,甚至好包括封德彝和宇文兄弟。

那阶段,本是中枢要员的他,犹如刍狗一般,保持着温和的微笑、无所谓的心思、假装的赞美、敷衍的认同。

还有,就是常常的被动地参与内保安排的各种演习,最多的就是假设应对突发叛乱,什么红蓝对抗、替身换影……

甲案、乙案、丙案、丁案……不一而足,不胜其烦。

也从那时候起,他开始被动地知道好多杨子灿版的内保的、秘密。

比如,皇帝、皇后、长公主、皇叔皇子皇孙、裴蕴、虞世基、来护儿、自己……都有了一个以假乱真的替身!

……

更从那时候起,朝臣们包括裴矩等人意识到,负责皇帝一家子的内保之事,有了新的安排,特别是主要人员。

而核心圈子,就是广皇帝、杨子灿、萧瑀。

或者,还要加上一个同样年轻,但更加低调的韦津。

内保秘卫,既是大隋之国的大公事,但也更多是皇帝之家的大私事。

其人,其事,其制,皇帝皆可一言而决,朝臣们历来不可对此多嘴。

裴矩心里很清楚,如以健康和清醒状态的广皇帝,加上这几个惊才绝艳的年轻人,他们绝对能够做出任何让人拍手叫绝、天衣无缝的计划来!

这一点,朝廷中很多有见识的大臣都确信无疑。

所以,问题来了!!!

这,也是让裴矩迷思不已的关键之处。

如此严密的内保,却在江都大劫中,似乎并没有起到完美的作用。

聚集在江都城内的皇叔、皇子、皇孙,以及绝大部分的权贵重臣,没能逃脱丧命的厄运!

这,到底算是遗憾呢,还是意外?

&&……%%……*&……*&……##……

裴矩是个明白人,他并不想去什么鸣冤、追责、查真……

他,对真相的痴迷,纯粹就是因为一种病——好奇心痒病。

真相这剂良药,可以治愈和满足他那颗七十多岁的好奇心痒之疾!

最近,白鹭寺内外候江南司上报了关于江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