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枭雄的凄厉(1 / 2)
镇东将军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陈元康顾不得侍卫阻拦,几乎是踉跄着冲了进去,只见太子高澄正靠在书桌前饮酒,已是醉眼朦胧。
“殿下!
殿下!”
陈元康走了进去,凑到高澄耳边,声音急促而低沉。
高澄正喝到兴头上,被人打断,浓眉一竖,满脸不耐,刚要作,陈元康接下来的话却像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他的酒意:“陛下……陛下全都知道了!
此刻急火攻心,吐血不止,已然病危!
急召殿下晋见!”
“什么?!”
高澄猛地站起,带翻了案几上的酒樽,琼浆玉液洒了一地。
他脸上的醉红迅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惊惶的苍白。
“怎么回事?!
谁走漏的消息?!”
他一边厉声追问,一边疾步走到一旁,抓起铜盆里的冷水狠狠泼在脸上,刺骨的寒意让他更加清醒。
“具体何人泄密,尚不清楚!”
陈元康跟在他身后,语气焦灼,“当务之急是立刻去见陛下!
迟则生变啊,殿下!”
高澄不再多问,也顾不上整理凌乱的衣袍,几乎是跑着冲向了高欢所在的后院房间。
他的心在胸腔里狂跳,既有对父亲病情的担忧,更有一种巨大的、未知的恐惧攫住了他——父亲若就此撒手人寰,这内忧外患的庞大帝国,这尚未完全稳固的太子之位,他高澄,真的准备好了吗?
房间内,药石的气味混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衰败气息。
曾经叱咤风云的齐国皇帝高欢,此刻如同一盏即将油尽灯枯的残烛,无力地躺在榻上,面色灰败,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
“父亲!
父亲!
儿臣来了!”
高澄扑到榻前,声音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看着父亲这副模样,他心中一阵刺痛,竟生出几分慌乱和无措。
他还没准备好!
父亲,怎么能突然倒下?
听到儿子的呼唤,高欢浑浊的眼球微微转动,艰难地聚焦在高澄脸上,那目光复杂无比,有疲惫,有审视,更有一种洞悉一切的悲凉。
“子惠……你…终于…来了。”
他的声音嘶哑微弱,如同风中残絮,“你…近前来。”
高澄立刻意识到,这是父亲要交代最后的遗言了。
他连忙俯身,几乎是爬着凑到榻前,将耳朵贴近高欢的嘴唇,心脏砰砰直跳。
高欢的语很慢,却异常平稳,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子惠……你我父子之间……这些年的明争暗斗……这次,是真的……就要到此为止了。”
高澄浑身一颤,猛地抬头,急声道:“父皇!
您何出此言!
您春秋鼎盛,只需安心静养,定能康复!
儿臣……儿臣这就去传李斛……”
高欢缓缓地,用尽力气抬起一只枯瘦的手,制止了他。
高澄连忙双手握住那只曾经执掌千军万马、如今却冰冷无力的手。
“朕刚……听闻河北之事,”
高欢的目光望向虚空,带着无尽的愤懑与不甘,“怒极攻心……背疮迸裂……疼痛……欲裂……已到了……油尽灯枯之时…了。”
他每说几个字,都需要喘息片刻。
高澄听着父亲平静地叙述死期,心中五味杂陈,惶恐、悲伤、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隐秘的解脱感交织在一起。
他曾无数次在内心抱怨父亲屡战屡败,留下一个烂摊子,甚至暗中咒骂过……但真到了这一刻,看着英雄末路的父亲,血缘亲情带来的痛楚是如此真实而尖锐。
他紧紧握着父亲的手,声音哽咽:“父皇勿忧!
天下名医众多,儿臣定能找到医治之法!
李斛不行,我们就找别人!
一定能医好您!”
“不必了……”
高欢缓缓摇头,眼神恢复了片刻的清明与锐利,仿佛回光返照,“天下……何人能不死?我高欢……又岂能例外?”
他顿了顿,积攒着力气,语气变得郑重,“我有几件事……要交代,你……且听好。”
“儿臣谨听父皇教诲!”
高澄收敛心神,屏住呼吸。
高欢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第一……所有知我病情者……李斛在内……秘密处死……一个不留。”
冷酷的命令让高澄心中一寒,但他立刻点头。
“第二……我死之后……秘不丧……你回邺城……稳定朝局……处理政务……营造出我尚在…之假象……切勿……仓促登基……你根基未稳……河北世家……心怀异志……若急于称帝……必生大乱……”
“第三……向……向刘璟求和……他此番大掠河北……所求已足……且新得中原……亦需喘息……条件……当不会太过苛刻……暂避其锋……以待来时……”
“第四……诸将之中……段韶忠勇……潘乐沉稳……斛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