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中山刘氏灭门案的尴尬后续(1 / 2)

加入书签

相州·邺城外,汉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北地的严寒。

刘璟端坐于主位之上,面色沉静,听着麾下将领逐一汇报此次分兵扫荡河北各州的情况。

他派出的六支精锐骑军,如今已有五支顺利返回,只剩刘雄一部尚在沧州附近。

各将汇报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击溃小股齐军、清剿负隅顽抗的坞堡、安抚地方大族、征集粮草等。

帐内气氛原本颇为严肃,直到轮到大嗓门的贺若敦上前汇报时,画风陡然一变。

贺若敦大步走到帐中,先是像模像样地抱拳行礼,随即双手叉腰,挺起胸膛,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洋洋,声如洪钟:“启禀大王!

末将此行定州,不仅将境内那些冥顽不灵的鲜卑庄园清扫一空,缴获颇丰,还顺手……嘿嘿,办了一件大快人心之事,替大王清除了一伙招摇撞骗、胆大包天的宵小之徒!”

“哦?”

刘璟闻言,微微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帐内其他将领,如李虎、吴明彻等人,也纷纷被勾起了兴趣,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贺若敦。

“骗子?什么骗子如此不长眼,敢骗到我们汉军头上?”

李虎粗声粗气地问道,一脸好奇。

贺若敦见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更是眉飞色舞,唾沫横飞地开始讲述:“事情是这样的!

末将率军抵达中山郡时,有一伙人,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是大王您的同宗亲族,跑到军前来认亲,说什么血脉相连,希望大王念在同宗之谊,予以关照,还妄想讨要官职田产!

为的叫刘昼,一副穷酸腐儒模样,看着就令人作呕!”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鄙夷和不屑的神情,声音提高八度,信誓旦旦地总结道:“大王!

您想啊,您是何等英雄人物,承天受命,乃真龙天子!

这帮不知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匈奴杂种(他习惯性地给看不顺眼的人扣帽子),也敢冒充您的宗亲,想来占大王的便宜,捞取好处?简直是痴心妄想,罪该万死!”

刘璟坐在主位上,听着贺若敦的“表功”

,心里简直是五味杂陈,尴尬得脚趾头都能抠出三室一厅了。

他穿越而来,随口编了这个身份,自然心知肚明,那个刘昼搞不好还真是正牌的中山靖王之后,论起血脉,比自己这个“山寨货”

可能还要正统些。

可他怎么能跟贺若敦解释?难道说“阿敦你搞错了,人家是真的,我才是那个西贝货”

他脸上肌肉微微抽搐,强行维持着镇定,努力挤出一丝嘉许的微笑,顺着贺若敦的话说道:“嗯……阿敦此事做得不错,有心了。

这些年来,想要冒充我汉室宗亲、攀附富贵之人确实不胜枚举,鱼龙混杂,是该好好惩戒一番,以正视听!”

他这话说得模棱两可,既肯定了贺若敦的“忠心”

,又没明确承认对方是假的。

帐内诸将一听,八卦之魂更是熊熊燃烧,纷纷追问细节。

“贺若将军,你是怎么处置那帮骗子的?抓起来砍头了?”

徐度好奇地问。

贺若敦闻言,把头昂得更高了,脸上写满了“快夸我仁义”

,他得意洋洋地宣布:“我汉军乃是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岂能无故妄开杀戒,徒增杀戮?那也太有损大王仁德之名了!

末将行事,向来是讲道理的!”

他清了清嗓子,详细描述了自己的“仁义之举”

:“末将只是带着兄弟们,‘请’他们暂时离开庄子,然后嘛……一把火点了他们那破落院子!

把他们圈里那几头瘦骨嶙峋的牲畜宰了,给兄弟们改善伙食!

再把他们的粮种……嘿嘿,都扔河里喂鱼了!

让他们长长记性,知道冒充大王亲族的下场!

至于人嘛,自然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去了!

怎么样,够仁义吧?”

诸将听完,脸上纷纷露出“原来如此”

、“干得漂亮”

的了然表情,甚至有人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贺若将军果然深明大义,处事公允!”

“既惩戒了奸徒,又未伤性命,实乃仁义之举!”

“妙啊!

如此一来,看谁还敢冒充大王亲族!”

刘璟在帅座上听得额头青筋直跳,心里疯狂吐槽:“这他娘的还不如直接给他们一刀痛快呢!

大冬天的,烧了房子,杀了牲口,毁了粮种,把这帮可能真是我‘亲戚’的人赶出去自生自灭……贺若敦你这‘仁义’可真是别具一格!

这是要让他们活活冻死饿死啊!”

但他面上还不能表露出来,只能强忍着内心的无语。

“咳!

咳咳!”

刘璟重重地咳嗽了几声,打断了帐内对贺若敦的“赞美”

,他挥了挥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好了,此事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