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应梦贤臣侯景(1 / 3)

加入书签

南梁·建康

夜色中的朱异府邸后门,二十辆覆盖着油布的大车悄无声息地驶入,沉甸甸的压得车轴吱呀作响。

王伟看着最后一箱财宝被抬进朱家的库房,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又带着些许鄙夷的复杂神情。

朱异搓着手,脸上堆满了贪婪而满足的笑容,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在灯火下闪闪光。

“朱公,侯将军的一片赤诚,可都在这儿了。”

王伟拱了拱手,语气恭敬,眼底却藏着一丝冷意。

“好说,好说!”

朱异拍着胸脯,唾沫横飞,“王先生放心!

老夫这就去面见陛下,定将侯将军的‘忠义之心’,上达天听!”

朱异此人虽贪婪成性,但在收钱办事这点上,倒还算有些“信誉”

他连夜赶到同泰寺,求见在此“舍身”

修佛的皇帝萧衍。

寺庙禅房内,檀香袅袅。

朱异恭敬地匍匐在地,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禀奏道:“陛下,北朝逆臣侯景,屡次派遣密使,携其血书,恳切请求归附我大梁,愿举淮州之地与数万精兵来投。

此等军国大事,臣……臣实在不敢擅专,故深夜惊扰陛下清修,伏请陛下圣裁!”

萧衍正敲着木鱼,闻言眼皮都未抬一下,慢悠悠地道:“此事,朕不是已交由太子处置了吗?”

他的声音带着长期诵经导致的平淡和一丝倦怠。

朱异早有准备,立刻接口,语气充满了对太子的“维护”

和对萧衍的无限尊崇:“陛下乃万乘之尊,英明神武,虽潜心佛法,然龙威犹在。

太子仁孝,陛下尚在,岂敢僭越,私自定夺此等关乎国运之大事?自然还需陛下乾坤独断,臣等方能奉旨而行。”

他这话既拍了马屁,又暗指太子缺乏主见,将皮球巧妙地踢回给萧衍。

萧衍苍老的脸上果然露出一丝受用的神色,微微颔。

他喜欢这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尽管他早已多年不理具体政务。

“嗯,太子确是知礼。”

他完全没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意识到,这并非太子知礼,而是其缺乏担当。

“你先回去吧,明日大朝,集文武百官,共同议一议此事。”

“臣,遵旨!”

朱异心中暗喜,躬身退下。

他太了解这位老皇帝了,萧衍既然这么说,并且愿意拿到朝会上讨论,说明内心已然意动,此事十有八九要成了!

那三十车财宝,到手了!

说来也真是诡异,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又或许是冥冥中的某种巧合。

当晚,萧衍竟真的做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

梦中,中原大地的各州郡太守、守将,纷纷手持版籍图册,渡过淮河、长江,来到建康城下向他叩归降,口称万岁。

整个南梁上下,从朝廷到民间,一片欢腾雀跃,仿佛迎来了亘古未有的盛世。

第二天清晨醒来,萧衍回味着梦中场景,心中激动不已,认为此乃上天吉兆。

他立刻召来同泰寺主持,那位善于察言观色、逢迎圣意的普信大师,急切地询问此梦何解。

普信和尚身披袈裟,宝相庄严,听完萧衍的叙述,心中早已明了,他故作高深地沉吟片刻,然后朗声道:“阿弥陀佛!

陛下此梦,乃是天降祥瑞,昭示‘宇宙混一’之吉兆也!

北地群雄归心,正是陛下德被苍生,佛法无边之感召!

此乃我大梁国运昌隆,陛下不日即将克定中原,混一宇内之先兆啊!”

萧衍闻言,顿时心花怒放,连日来的些许犹豫被这“宇宙混一”

四个字冲击得烟消云散。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不仅是一位佛国皇帝,更将成为结束数百年乱世、一统天下的千古一帝!

带着这份“天命所归”

的兴奋,萧衍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太极殿,举行大朝会。

庄严的大殿之上,萧衍将接纳侯景之事提出,让群臣讨论。

尚书仆射谢举先出列反对,他言辞恳切,分析利弊:“陛下!

多年来,我朝与汉国虽偶有摩擦,但大体维持着和平局面,双边贸易往来,边境安宁。

若此时贸然收留侯景此人,无异于公然与强汉为敌,必将引来汉王刘璟的雷霆之怒!

届时兵连祸结,江南恐无宁日!

臣以为,为区区一反复无常之侯景,而毁两国邦交,绝不可行!”

谢举的话代表了朝中大多数官僚的意见。

这些人在江南的太平富贵乡里生活得太久了,早已磨灭了北伐中原、恢复旧土的雄心。

他们追求的是稳定,是维持现状,是“不折腾”

什么“宇宙混一”

,在他们看来,远不如眼前的安逸生活重要。

许多大臣纷纷附议谢举,认为接纳侯景风险太大,得不偿失。

然而,此刻的萧衍,已经被那个梦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