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混乱阶梯(5 / 5)

加入书签

,或在吏部排队等待选官的进士接替。

    很快,天下十道、百余座州县中,支持“颂德铜”并卖力筹集的官员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头。

    一份份歌功颂德、表态支持的奏折重新堆满了洛阳深宫御书房中的某张案头。

    刺头被接连杀鸡儆猴的处置,一部分保离派官员陷入了沉默。

    江州、岭南等贬官热门地再次成为洛阳官场上不少失意官员近期频繁提及的地名。

    朝堂上下的非议反对,最终还是被慢慢抹去。

    然而,南北士林的清议却再难压住。

    各地士子们开始私下议论大周颂德中枢,民间舆论沸腾起来。

    甚至远在江州的欧阳戎发现,连气氛比较咸鱼摆烂的浔阳城内,也有不少人愤愤议论。

    明面上禁止议论,可却难堵住悠悠之口。

    只不过他也清楚,这种民间舆论,在这个时代,很难左右朝廷政策……抬头只会把愤怒全部倾泻在卫氏身上,责怪是他们蒙蔽圣听,奸臣欺君。

    元正假期刚过,天佑元年的一、二月,便是像这样,在天下官民们静看洛阳朝堂风波的日子里悄悄渡过。

    而让浔阳王府内的谢令姜担忧之事,始终没有发生。

    大师兄的奏折好像一直没有人理会。

    从洛阳发出的一连串贬官诏书中,始终没有他的名字。

    与那些被女帝贬官、却名扬天下广受士林称赞的“贬谪名人”们不同。

    欧阳戎就像是被遗忘了一样。

    不过,这也让谢令姜等关心之人悄悄松了口气。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